青少年时期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形成和塑形的重要阶段,而这个时期内的大多数时间学生们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校里老师的一言一行和教授的内容对学生的三观形成有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学生手中的课本教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在语文课本中教育工作者们会挑选很多来自不同时代的英雄传记或者人物故事,希望学生们能够从中感悟体会人生的奥妙。
人教版数学教材里面的一些插图引起了广大家长和网友的指责与批评。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数学课本上的这些人物插图各个神情呆滞恐怖,衣服着装和一些动作也是十分的不美观。然而很多细心的网友发现语文课本上自己以前学习的很多经典名篇却又都被删除了,大家纷纷表示现在的课本全是糟粕,该存在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却都消失了,这是想让学生不学无术的节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不同年代的儿童需要学习到的价值观都是不同的。中国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作品不一定都是好的,也不一定都适合每个阶段的儿童进行阅读和学习,于是教材在不停地改版,很多不合适的文章被删除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下面这三篇曾经的经典课文现在却被删除,其原因也是十分的奇葩,网友们大呼:这就是鸡蛋里挑骨头!
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说起岳阳楼记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很多同学在上学的时候被这篇文言文折磨得十分痛苦,下课放学了也被老师单独留下来背诵。范仲淹因为“庆历新政”失败后失意,被贬谪到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他于庆历六年的时候在邓州写下的。
文章先是记叙了这篇文章产生的缘由,然后描绘了岳阳楼美丽的各季景色和文人墨客纷纷前来探访、游玩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个人抱负。
岳阳楼至今也是湖南省岳阳市很有名的地标式建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知道岳阳楼,也让学生学习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处世情怀和为国为民的个人抱负,按理来说不应该被删除。然而相关机构却认为这篇文章是范仲淹在邓州所作,他的描述只不过是经过滕子京的口述而想象出来的,这种虚构的文章不能出现在课文中,所以就把这篇文章删除了。
二、中国神话故事《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更是一篇家喻户晓的中国神话故事了,这篇神话故事与《田螺姑娘》一样被很多家长们视为小时候必讲的睡前故事之一。《牛郎织女》讲述的是牛郎因为机缘巧合和天上的仙女相识并相爱了,但是王母娘娘不允许仙女与凡人相恋,于是把织女抓回天庭,但是天地相隔也并不能切断两人的思念,于是两人在每年七夕都会通过鹊桥与对方相见。
这个故事的本义是想歌颂美好且长久的爱情,想表达两个人之间若是有真情,即使离得很远也无法阻隔两人对彼此的爱恋和思念。然而相关部门却认为这个故事是关于爱情的,学生要是学习了这个课文就一定会早恋,所以就把这篇课文删除了。其实“早恋”是青春期难以避免的一个问题,这并不是通过删除某篇课文就可以完全解决的。
三、朱自清的《背影》
“你在此地不要走动,我去给你买几个橘子来”这是最近在网络上流行的一个热梗,其实这个梗就出自朱自清的小说《背影》。《背影》讲述了朱自清和父亲相处的一些生活小事,详细记叙了父亲送朱自清到车站时对他无声地关怀。这篇文章文笔细腻,用词虽然朴素但能让人从中体会到很多真情实感,歌颂了父亲如山一般沉默但温暖的父爱,很值得学生们去反复阅读体会。
然而这篇小说也被相关部门从语文课本中删除了,删除的原因是因为这篇课文中父亲翻过站台去给“我”买橘子的情节严重违反了交通规则,怕学生在学习过后进行模仿,学生们纷纷吐槽。其实学生虽然年幼,但是这点基本的安全常识肯定是有的,相关部门确实是担心过度了。
结语:很多在语文课本中被删除的文学作品不是糟粕反而都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然而相关部门却把这样的内容从课本中删除,又向学生提供人教数学课本那样低品质的教材,实在是令人感到堪忧,希望相关部门在编写和审核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把关,不要让学生被“毒物”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