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是北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众多头衔中,大家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对他文学造诣的认知。他的《岳阳楼记》是中学必背文章,至今还记得范仲淹心系天下的情怀,都说人无完人,但范仲淹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落到了实处。纵观历史,在政治贡献、军事思想、文学造诣上都很难找出可以超越他的人。范仲淹为官时总能想到一些新奇的点来,以至于有网友甚至认为范仲淹莫不是穿越者?
有一年,全国闹饥荒,范仲淹正好治理江浙一带,他到杭州,按照常理先用上常用手段:开粮仓发放救济粮,然而救济粮有限,一个城市灾民众多,救济粮发完了大家不还得继续挨饿吗?而且饥荒年代,为了吃口饭,灾民什么都做得出来,抢食、暴动等都有可能发生,如果实在没有吃的,只能背井离乡去流浪了。
范仲淹治理饥荒的措施
看到眼前场景,范仲淹也是忧心忡忡,但这么多人的生计还是要仔细考虑的,于是范仲淹对当地的经济、文化、民俗等等进行了考察,终于想出了新的办法。
第二天,他就下了一些指令,下属们看了摸不着头脑,但还是照着执行了,那么范仲淹下了什么样的指令呢?
首先,鼓励大家继续举办赛龙舟的民俗比赛;
其次,邀请各位官员同僚在湖边共同宴饮看比赛,一起去周边游山玩水;
第三,鼓励大兴土木,城里城外的寺庙那么多要翻新的翻新,要建新庙的也赶紧建,官府要建官舍、仓库的都可以动工。
指令下了以后,街道上都十分热闹,湖边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周边吃喝玩乐的服务一应俱全,摆摊卖小吃,卖玩具的都有,一时间倒看不出饥荒的恐惧了。各大寺庙也纷纷招募工人大兴土木,有钱人家也赶上这个时机翻新建园,竟没有多少闲人在等着救助,等着挨饿了。
这边表面一片祥和,但是范仲淹这招从未有人用过,监察的官员一看心想:灾荒年间竟还吃喝玩乐,大兴土木,毫不体恤百姓,这是在劳民伤财!于是监察官气愤的上奏弹劾范仲淹。
治理饥荒的效果
范仲淹听说此事,只好亲自上奏向皇上“自首”去了:“臣之所以鼓励百姓宴游湖上,令寺庙、官府大兴土木,其用意正是借有余钱可花的百姓,嘉惠贫苦无依的穷民,能依赖官府与民间所提供的机会生活,不致背井离乡,饿死荒野。”
其实,若是在现在看来,范仲淹的这些措施是很好理解的,以工代赈的做法远胜于直接发放物资,如果百姓都闲着等着政府来救济,那相当于坐以待毙,这时候提供给灾民工作机会,解决百姓的生存之道才是正理。
而且饥荒年间,还能出来宴游湖上的肯定都不会是穷人,赛龙舟抑或者是游山玩水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许多的物质需求,这不就拉动经济了;大兴土木肯定需要招募大量的工人来,这么多以出卖劳力换吃食的穷苦百姓,工钱低廉,双方都乐意的买卖,何乐而不为。
正是因为这些措施的颁布,这一年全国大饥荒,只有杭州遭受的损失是最小的。范仲淹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实在让人敬佩,在这样一个时代,他的想法是非常先进且高明,很多主政者都做不到的事,他做到了。
其实,不管是个人还是群体,当处于低谷的时候,都要明白求助他人是缓兵之计,自力更生为自己的事业铺路搭桥才是长远之计。
这是被记载在《智囊全集》中的一则故事,为人处世,还是需要不断学习、有高人指路。冯梦龙集合历代智慧故事则,字字犹如三尺利剑,将古人的智慧展现地淋漓尽致。
《智囊全集》中每个故事都有着不同的人生智慧,非常实用,还有很多为人处世的技巧。冯梦龙在写这本《智囊全集》时,就说:“天下无余智”,这意思就是——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于此。
几百年来,无论显贵还是商贾,无不将《智囊全集》奉为必读经典,连纪晓岚和曾国藩都爱不释手,人称“小资治通鉴”。看过此书的人说,哪怕悟透十之一二,都可趋吉避凶。
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必然涉及为人处世,竞争博弈,沟通劝谏,自保防身,这些你都能从此书中找到灵感和方法。
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都要读读《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版本很多,纯文言文的,一般人看起来吃力。我看的这套就很好。有原文和翻译,只要识字就看得懂。而且有冯梦龙的精彩点评,通俗易懂,看后恍然大悟。看故事,学智慧,得有高人指路啊!
全套共6册,原价元,现在98元就可以拿走!我们精心组织了这套书,真的超值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