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茶小师的茶叶小课堂。
君山银针,以注册商标“君山”命名,为黄茶类针形茶。
唐宋时,以其形似鸟羽,称黄翎毛、白鹤翎;清代,因其有白色茸毛,称之为白毛尖;年始定今名。
银针茶产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君山岛。君山位于西洞庭湖中,犹如一块晶莹的绿宝石,镶嵌在波光潋滟的碧湖之中。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赞曰:“遥看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它东与江南第一名楼——岳阳楼隔湖对峙;西望洞庭,烟波浩渺;“南极潇湘”,斑竹泪韵;“北通巫峡”,神女奇观。古往今来,这洞庭君山就是一处令人神往的所在,高人雅士,慕胜登临,题咏赋诗,意韵流传。如今,湘妃——娥皇、女英墓前的引柱上,刻有清光绪年间彭玉麟“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的对联,上下联首字,巧妙地嵌成了“君山”二字。
这古老而富有神奇色彩的君山,物产万类,最为人们所乐道的就是这君山银针了。从古至今,以其色、香、味、奇并称四绝,闻名遐迩,饮誉中外。这总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最高海拔不到80米的小小君山,土质肥沃,气候温和,湿度适宜,实为宜茶之地。
茶园遍布于楼台亭阁,寺观庙宇,古墓曲径,诸多胜迹之间。君山产茶历史悠久,《巴陵县志》记载:“巴陵君山产茶,嫩绿似莲心,岁以充贡盛产于唐,始贡于五代。”物以稀为贵,古时君山茶仅年产一斤多,直至清代尚有贡尖、贡蔸之分即银针、毛尖。“君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下江南时.乾隆四十六年,品尝君山茶后,即下诏岁贡十八斤。
银针茶的采制工艺:每年清明前三、四天开采鲜叶,以春茶首摘的单一茶尖制作,制1公斤银针茶约需5万个茶芽。
其制作工艺精湛,对外形则不作修饰,务必保持其原状,只从色、香、味三个方面下工夫。经摊青、杀青、初包、复烘、摊凉、复包、足火等工序,历时72小时。制作特点为杀青、烘焙均以较低温度进行;杀青动作须轻而快,既适度又避免芽断毫脱;烘包发酵时用桑皮纸包裹,历时长达60小时。近几年来在工艺上又作了改革,改“杀青”为“蒸青”,提高了芽头在杯中的竖起率。
君山银针,独具韵味,其成品外形芽头茁壮,坚实挺直,白毫如羽,芽身金黄光亮,素有“金镶玉”之美称;内质毫香鲜嫩,汤色杏黄明净,滋味甘醇甜爽,叶底肥厚匀亮。
这黄茶中的世间珍品,如若以玻璃杯冲泡,则别有一番奇美景象:当以沸水稍待落滚注入杯中时,芽头开始冲向水面,几分钟后,茶芽徐徐下沉,由横卧渐渐悬空竖立,沉浮起落,往复三次,趣称“三起三落”;气泡偶尔流于芽尖,如雀喙含珠;最后茶芽竖立于杯底,似鲜笋萌发,刀枪林立,茶形与汤色交相辉映,茶香四溢,丽影飘然。饮者在此时此际,目视杯中奇观,品尝银针鲜香,是何等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啊!君山银针,以其高超品质,奇异风韵,赢得了中外茶学界和品茗者的极大兴趣和高度评价。
喜欢茶小师的文章记得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