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
广播剧《逐梦海天》再现张超璀璨人生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28日讯(记者徐亚平见习记者张璇通讯员尹萍)4月27日是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全军挂像英模张超牺牲3周年纪念日。纪念英雄张超暨广播剧《逐梦海天》座谈会今天下午在岳阳军分区举行。岳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马娜称,要全力构建铭记英雄、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良好环境,使英雄主义价值观得到有效传播。“文艺岳家军”要为人民写作,让普通老百姓能通过喜闻乐见的文学文艺形式,了解英雄、歌颂英雄,激发学习英雄的情感认同。要激发社会各界接力前行的自觉自信,从英雄身上汲取奋进力量,书写新时代的新华章。
张超是从岳阳走出去的飞行员,是为我国航母舰载机事业牺牲的第一位英烈。年4月27日,他驾驶歼—15飞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面对突发故障,全力挽救战机,错过了最佳跳伞时机,最终不幸殉职,年仅29岁。4月29日,海军政治工作部批准其为革命烈士。年9月,“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入选全军挂像英模。
为了唱响爱国强军的主旋律,岳阳市委宣传部、岳阳楼区委区政府组织创作了3集广播剧《逐梦海天》。该剧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张超从童年、少年到入伍直至壮烈牺牲的成长历程,重点凸显张超携笔从戎、报国强军、逐梦海天的家国情怀,表现了张超爱祖国、爱军队、爱人民的大爱大美,还用感人至深的细节表现张超爱父母、爱妻子、爱女儿、爱战友、爱乡亲的丰富的情感世界。
该剧剧本由岳阳作家段华、罗筱波创作。他们从年开始收集相关资料,先后采访了张超烈士的父亲张胜华、母亲李四荣、妻子张亚及其女儿张尚明珠,并通过座谈、电话等方式对张超在校时的老师、校友,及张超所在部队的战友进行了采访,渐渐走进英雄的心灵深处,感受他报国强军的家国情怀,折服他勇者无畏的血性胆气。
座谈会上,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部队官兵、基层党员、社区群众等40多位代表围绕广播剧《逐梦海天》发表感言。岳阳市作协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黄军建认为,该剧是根据张超烈士成长轨迹直至壮丽牺牲的真人真事而创作的纪实性作品,是一部高扬时代主旋律的青春之歌、奋斗之歌、强军之歌。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杨厚均则从文学艺术创作如何塑造英雄人物形象角度出发,号召大家以塑造张超这样的英雄人物形象为契机,推动岳阳文学艺术的发展,引领文学艺术的新风尚。
广播剧《逐梦海天》播出后反响强烈,令现场不少听众感动落泪。“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像张超这样的烈士流血牺牲、英勇奋斗换来的。虽然英雄已经远去,但我们会永远怀念他!”桃花山社区居民刘波岚激动地说。来自张超母校的岳阳市七中党总支书记吴敏华说,学校通过开设主题班会、谱写歌曲作品等方式纪念和缅怀英雄张超,传承英雄精神,让张超烈士成为全体师生努力向前、不断奋进的精神坐标。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市委常委、岳阳军分区政委吴晓波指出,张超是我们军队的楷模和骄傲,他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强军兴军的伟大事业,勇于突破困难,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展现了一代军人的良好形象和担当作为。岳阳楼区区长黄建文称,广播剧《逐梦海天》构思精心,主题精炼,表达精准,制作精致,手法精辟,将英雄精忠报国的情怀贯穿始终,彰显了张超爱家乡、爱人民、爱国家的崇高品格。岳阳楼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智勇表示,张超烈士用29年无悔青春和舍命一搏,生动诠释了爱党报国、苦练打赢、争创一流的责任担当,全区将通过广播剧《逐梦海天》的推广,用英模精神激励人、鼓舞人、感召人,把英雄留下的宝贵财富继承发扬。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许卫国,岳阳市文联党组书记钟辉,市人大教科文卫主任卢宗仁,岳阳日报社总编辑冯元满,岳阳市广播电视台总编辑李红,岳阳市文旅广电局副局长甘学红,岳阳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黄良武,岳阳楼区人武部政委黄柳清,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国家荣光》栏目编导徐晓波,张超烈士的父亲张胜华,以及文艺家余国荣、张雨晴、胡睿臻、李冈、孟大鸣、李望生、李年明、王天明、叶菊如、宋北丽、肖世胤出席这一活动。
来源:湖南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