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岳阳晚报》,第一次读到《岳阳晚报》的“岳阳楼”副刊,是在上世纪的年。那时不到20岁的我正在一个偏僻、闭塞的小山村里苦苦地做着我的文学梦。读到“岳阳楼”后,我按捺不住地生出一份“知音诉与知音听”的喜悦之情,一下子觉得自己找到了一块倾吐心声、解脱苦闷的“绿洲”。于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用我热情却又稚嫩的文字向“岳阳楼”发起了“集团式冲锋”。不幸的是,所有投出去的稿件均泥牛入海,音信杳无。
那时的晚报社设在炮台山路。一次,我进城出差,便乘机一个人找到了炮台山路,想见识一下心仪已久的报社和编辑。可那天正好是星期天,整个报社静寂无人。我只好怀着崇敬的心情一遍又一遍仔细端详着那块木牌牌上的“副刊部”三个字,然后透过“副刊部”窗户上的玻璃呆呆地看着堆在屋内办公桌上的文稿。我的心情是那样急切,可我的心里又是那样怯弱。
后来,写得逐渐少了。可我从没中断过阅读,从没中断过思索,伴随着不算轻松、惬意的生活,我心头的那团火焰始终在顽强地燃烧着。
一天傍晚,我在菜园里挖地,挖着挖着,一份独特的情感突然生发于心间:锄头口里出黄金。少年时,父亲教我在六月炎天里锄茴、锄豆;参加工作后,收入微薄,是锄头帮助我度过艰难的时光。辛勤的劳作可以成熟一个人的思想,可以锻造一个人的品性,这思想和品性不就是灿灿的“黄金”么?对,就以《锄头口里出黄金》为题写篇小散文。我立即回家,立即铺纸展笔,刹那间,一篇千字散文瞬息即就。写完修改几遍后,我将文章誊正装入信封,向“岳阳楼”投了过去。
有了前面的投稿经历,我对这次投稿不敢抱很大希望。不久,我就几乎把投稿的事淡忘了。
放暑假了,我在学校读许国璋的《英语》。一天,邮递员送来了报纸。我走过去随意地翻了起来。“锄头口里出黄金”,这不是我的文章的题目吗?呀,文章发表了!望着第一篇变成铅字的文稿,我当时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我记住了那个日子:年7月7日。
至此,我才感悟到:文学创作不能只靠理性思维,灵感来源于经历和情思,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或许自己从此就成了一个有心的人。我以前总是冥思苦想,下笔直露,忽略了内心真切而又强烈的感受。
生活不轻松,我一直把笔下的文字做得很苦涩。如今终于有了这一心灵上的顿悟,可谓几年辛苦不寻常啊。
自那后,我在生活中任意放牧着自己的心灵和情思,慢慢地,我的文章就在“岳阳楼”上一篇接一篇地“登台亮相”了。《妈妈的吻》、《常读夕阳》、《雨打芭蕉》、《李篾匠》、《桃花嫂》、《月田河》、《山顶人家》、《割芒花的女孩》、《山里的秋天》、《下雪的日子》、《年猪》、《豆腐巷》……积于今,11年间,我已先后在“岳阳楼”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近70篇。
感谢“岳阳楼”,感谢“岳阳楼”的各位编辑。我虽然没有当面聆听过他们给我的教诲,但他们用他们选稿的标准,用他们帮我润色文稿的笔墨,给我做着无声的指导。是他们让我守住了那个晶莹、美好而又极易破灭的梦幻,是他们让我在多年的甘苦感受中有了许多心灵上的省悟,是他们让我坚韧,是他们让我自信。
我就这样在教书生涯中挥洒着自己的情思,不断的挥洒中,我把《夜泊渭溪河》洒到了《作家与社会》,把《永远的希望门》洒到了《民风》,把《半夜唢呐声》洒到了《南方周末》,把《守望每一天》洒到了《湖南日报》,把《张唢呐》洒到了《散文百家》……
“岳阳楼”,是你扶我上路,“岳阳楼”,是你助我前行。
感谢你,“岳阳楼”。
(小文刊年8月26日《岳阳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