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饮蒲酒......五月初五,端午将至。千百年前,华夏的黎民百姓会在这个姗姗而来的传统节日,纪念许多壮志未酬的冤屈烈士,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位便是先秦时期的一代名人——屈原。
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屈原实际上也并不姓屈,姓芈(mǐ)。他是一位举贤任能的国之脊梁,也是可歌可泣的千古诗人。今天,让我们放眼他的家乡——楚国丹阳秭(zǐ)归(今湖北宜昌),在这一山、一水、一世界中,追逐各位千古名人,于湖北留下的壮丽诗篇吧。
黄鹤楼《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千古传诵的《黄鹤楼》由唐朝诗人崔颢所作。这首赞叹黄鹤楼美景的七言律诗堪称绝唱,又被称为“唐人七律之首”的吊古怀乡之佳作,这信手而就、一气呵成的短短几十字,令人难以忘怀、赞叹不绝,使读者一如置身于诗里的奇丽风光。
此诗韵律朗朗上口,字里行间暗藏的美景精彩绝伦,四联的转折流畅自然,笔风却不显贫乏无趣。
相传:李白也曾周游至黄鹤楼,本几要赋诗,却因崔颢此作敛手,称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此事虽难以考究,却也又半分道理所在。
赤壁《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有感而发,在赤壁古战场写下的古诗《赤壁》。这首赤壁以杜牧无意间得到的折戟为源头,每一字都包含着杜牧对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回忆与遐想。
遥想孙刘联军以火攻克曹操的庞大部队,那场壮志凌云、慷慨激昂的胜仗,属实令人啧啧称赞。东风之下,曹操的军舰在铁索连环之时,不慎中了黄盖的苦肉计。熊熊烈火一如成群的凶兽一般,猛击着无处可逃的魏军。
这场精彩绝伦的大战役,如今我们也能在杜牧的诗篇中一睹为快。而到了如今,我们有幸从各个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视角纵观上下千百年的宏伟历史,真是令人畅快淋漓。
白帝城《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同样也是青莲居士李白的佳作之一。李白晚年参加永王李璘起兵,在一系列皇室风波中被流放至夜郎,之后李璘被平反,李白也一起受到赦免,悲喜交加的李白第一时间重返江陵,之后心情激动地写下了这首诗作。
李白在晚年因安史之乱被迫隐居,当皇权在战火中飘摇苟存时,没有一个人能逃离纷飞的战场。现如今。李白一如插翅般在江陵云游,自己的冤屈与远处啼鸣的山猿一起远去。
壮志、惜败、污名,年近花甲的李白,在此时仿佛洗刷了所有的罪名......这首诗褪去了李白风华正茂之时的豪迈,却生涩又朴实地,记录了李白晚年那颗真诚的内心。
目睹了几段文人留下的踪迹,我们不妨回首遥望先秦的伤痕:屈原生于湖北,逝于湖南。在汨罗江沿岸,他痛饮着悲愤与不甘、铭刻着繁华与衰亡。湖北,是屈原大展宏图的故里;而湖南,则是屈原壮志未酬、国破家亡之时,他纵身跃入的还魂乡。
曾经的湖南不只是屈原的长嗟短叹之处,也流落着许多使人神往的诗篇。让我们移步这片曾经的蛮荒之地,去追随屈原生前的幻影,目睹这片埋葬着文人风骨的地方。
岳阳楼《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登岳阳楼》由唐朝大诗人杜甫所作,曾被前人称为盛唐五律之首。少陵野老在下笔写作时已知天命,寿命五十有八。此时的他年老体衰、不堪重负,依靠汤药来维持生命。即便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他会想到自己凄苦的后半生,也由不得肝肠寸断。
杜甫在岳阳楼极目远眺,面对烟波浩渺、浩瀚无际的洞庭湖,自己唯有无限的感慨。就像杜甫身患的顽疾一样,此时的大唐也混乱不堪、前路迷茫,杜甫何尝不想救人民于水火,却屡屡不得志。
在历史长河的两岸,杜甫和屈原一如苍凉人世的微尘,若隐若现、形影迷离。在苟延残喘的灯火阑珊处,是千万穷苦人民的乱世悲歌。
湘江《渡湘江》
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
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
不似湘江水北流。
杜审言是诗圣杜甫的祖父,《渡湘江》便是他的作品之一:杜审言于曾被贬到南方峰州(今越南),这首诗便是他在流放途中写的。
他渡湘江南下时正值初春,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杜审言见此情此景,悲思愁绪,不禁一触而发。昔日,他在园林间游乐;至今,他一作异客,只身前往他乡。
路途中迷乱的美景与杜审言的境遇,一如湖面上下的实景与倒影。《渡湘江》一诗的对仗极多,字里行间包含着杜审言复杂的心境,眼前春花怒放,心中却含苞凋零。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每一名文人,都有机会在历史的绘卷下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不论名声、出身、仕途、人格,每一名深怀壮志的常人,在大多数时日中也逃不过历史的川流。
时代裹挟着各个朝代的英雄好汉,许多事情并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酸甜苦辣齐聚的人生,仿佛已经错落地摆放在了无人光顾的餐桌上。我们无法彻底地以一己之力改变这个世界,但我们依然有奋发向上的权利,千言万语凝聚成一句话:不忘初心,不枉岁月;活在当下,展望未来。
更多诗词请看晨星·中华诗词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