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介绍 >> 正文 >> 正文

从岳阳楼记看范仲淹的家国情怀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3/6/24

古代人民很多时期都处在困顿时期,他们大多能够自给自足维持吃饱穿暖的日子就已经不错了。而自古也有不少一心为人民着想的好官员,我们今天要说的北宋文人范仲淹就是这样一个即使被贬却也心怀百姓与国家的典例。

想必大家都学过这样一篇文言文叫《岳阳楼记》,但这篇美文却是范仲淹在身处邓州写的,而非写于岳阳楼。

范仲淹是一个有谋略有智慧的人,他曾经提出“明黜陟、抑挠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十项主张,想要改革政治,发展生产,做到百姓安乐,国富兵强。但是他提的这些主张触及到了保守派的利益,一度遭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加以仁宗没有主见,便没有实现。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为得罪了当时的宰相吕夷简,于是被贬放河南邓州,第二年六月,谪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的岳阳楼即将完成,于是给范仲淹写信让他为此作诗一篇,并给他寄附上《洞庭晚秋图》。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千古名记《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年范仲淹看到这幅图完成的。

作者一开始先解释了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因为好友拜托,然后写了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景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巴陵郡的美好景色都呈现在我的眼前,你看远处那层层叠叠的的山峦,吞吐长江的滚滚东流的江河,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竟然可以出现多种景象,在身处岳阳楼的时候不禁感慨着这雄伟的景观。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当时有很多的诗人喜欢游历四方,那当他们来到岳阳楼,登到岳阳楼上的时候,扶着涂着红漆的栏杆,遥望江水和云雾的时候,他们内心充满的感情肯定是不一样的吧。

作者前面大部分都来介绍登上岳阳楼的景色,以及我们读到这里其实能感受到心里的感受跟景色是互通的,就像我们平时生气,开心,难过,兴奋时看到一样的景色内心的情感会完全不同,开心时感觉下雨天都是美好的,难过时看到大晴天也完全提不起精神。

范仲淹在说完悲喜之后,话锋一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道出自己更高一层的理想境界。那就是内心如一,不为其他事物所打扰,所动摇,在一问一答后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

把全文推向高潮结束,他虽然被贬,深受迫害,身处异地,却仍然不忘关心国家大事,一颗爱国之心,爱人民之心在范仲淹的身体里一直不变。

而且范仲淹在最后也给予了他的朋友滕子京鼓励,激励他要好好工作求上进,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这同样也适用于我们,在二十多岁的年纪我们不该贪图享乐,认为满足于当下就一定是好的,我们要放眼于未来,不眼高手低,一直朝前看才是真正成功的。

不论是作为中国新青年的我们,还是一直爱国的全体人民,我想我们生在中国,是有义务有责任对我们的祖国授予保护和爱护的,我们为在中国而自豪!同样,我们要一直学习,为着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要坚持自己的理想抱负,古有范仲淹一心忧国忧民为天下,今有我们一心热血报祖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