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阁建筑,是中国历史文化中不可割舍的瑰宝。如今国内最知名的古楼有4大名楼,分别为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和蓬莱阁。其中最出名的,并且也是被广为传颂的应该就是黄鹤楼、岳阳楼以及滕王阁了,它们在历史上或许从建筑角度来说并不是最繁复最具有代表性的,但是因为历来文人的传颂,让它们成为明珠当中的佼佼者。
其实除了这4座名楼之外,国内还是有很多知名的楼阁建筑的,其中最公认的就是十大名楼了。今天笔者要说的这座古老名楼,就是十大名楼之一的光岳楼。光岳楼坐落在山东省聊城市。聊城说起来也是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城了,它因为大运河而辉煌,也因为大运河而衰落。从某种角度来看的话,光岳楼也是随着聊城的经济衰退而逐渐丧失了自己的名气。
光岳楼始建于年,距今也有多年的历史了。初建的时候因为是明朝建立的初期,所以当时的局势还是比较动荡的,而光岳楼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防范和抵御可能的蒙古军队入侵,所以用建造城池的余木修建了这座阁楼,最初楼名余木楼就是因为用料的缘故,它的作用是警戒、警报、报时,报时的时候就会敲响大鼓,所以又有“鼓楼”这样的称呼。
后来慢慢的明朝的统治趋于稳定,当地知府就慢慢的将其名称改为“东昌楼”,和地名雷同。再后来文人雅客南来北往多汇聚于此登高抒怀,最终定名为“光岳楼”,光岳楼在聊城辉煌的时候,也是风光无限,当时人们这样称谓该楼: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清朝的时候更是得到了帝王的青睐,康熙4次登楼赏景,乾隆更是6次到光岳楼之上赋诗畅谈。光岳楼之名也是被广为传颂。
不过后来的光岳楼因为聊城的人气降低,所以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