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最驰名的句子,应该是他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从这里,我们知道“国家”二字在他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能说出这样话的人,一定有着极为强烈的家国情怀。
但范仲淹还有一首词,应该是写于庆历新政失败之后,词牌叫《剔银灯》,下阕是: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尫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这意思说,人活得再长,也很难超过一百岁,小的时候糊里糊涂,啥也不懂;老了以后心里虽然明白,但身体衰弱,也干不成什么事情了;只有中间的几十年,头脑清楚,精力充沛。那中间的这几十年应该怎么度过呢?如果只是为了名利去奔波,其实再高的位置、再多的财富,也都没有办法减缓衰老的步伐。应该度过一个怎样的人生?范仲淹其实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当然这个时候的范仲淹至少是沉闷的,甚至带着一定的消极情绪。消极的原因当然与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失败后的心理有关,但与那个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确实是同一人。
一个人的一生,当然要积极努力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但也确实要明白一张一弛的道理。尤其是在遇到挫折时,静下心来反思一下人生的意义,当然是重要的,这也可以为下一步的努力积蓄智慧和力量。我们习惯了那个一直在奔跑的范仲淹,像这样坐下来、静下来思考的范仲淹,我们可能会有点陌生。但如果我们多点了解他的经历的话,在那样一个政治斗争过于激烈的时代,其实也是很多人的选择,范仲淹当然也不例外。
天圣四年()暮春,林逋正坐着小船在西湖上欣赏着岸边的如画美景,他此行要去寺庙会见僧人朋友。但突然看见天空中有两只鹤在他头上盘旋,他一眼就看出是自己精心蓄养的两只鹤。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一定是家里童子打开了笼子,让鹤飞来告诉他,家里来客人了。林逋赶紧调转船头,晃晃悠悠地回到了位于孤山的家中。见家里坐着两位陌生的客人,正疑惑间,其中一位客人见林逋进来,起身拜了一拜说:在下范仲淹,特来拜访阁下。这位是我的朋友。
林逋一听是范仲淹,倒也并不陌生,因为去年的秋冬间,他曾收到过范仲淹寄来的诗歌,印象深刻,觉得此人不仅懂自己,而且在心性上感觉与自己也很合。他至今记得最后两句“早晚功名外,孤云可得亲”,当时读了,心头一暖,感觉此人应是自己的同路人。因为有先读过诗歌的好感,林逋对范仲淹格外热情。而范仲淹对林逋的热情当然有受宠若惊之感,当时的林逋可是闻名天下的人物,他的闻名不是因为他的功名地位,而是因为他有作为一个大隐士的格调和气度。
话题当然从林逋身上说起。范仲淹说:凡是圣明的时代都会重视隐逸的人,他们是社会的一股清流,你看宋真宗、仁宗在如此繁忙的国家公务当中,也不忘诏赐粟帛,这说明了您的分量。说着,范仲淹打开了随身带着的《寄赠林逋处士》一首诗,也就是去年寄给林逋的那一首诗。开头四句是:唐虞重逸人,束帛降何频。风俗因君厚,文章至老淳。“唐虞”是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也就是尧与舜的时代,那是传说中的太平盛世。范仲淹认为当下也堪称是这样的盛世,在这样的时代,隐逸的高人是会得到国家的重视和尊重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大中祥符五年()六月,宋真宗就曾“诏赐粟帛,长吏岁时劳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八),不仅赐予了很丰厚的粮食、布料,而且也要求当地官员要经常过问您的情况。过了十多年,天圣三年()五月,宋仁宗也同样赐“粟帛”给您。
林逋一听,会心一笑说:“我明白你诗歌中‘束帛降何频’一句的意思了。”范仲淹也随之一笑说:我正是这个意思了。
范仲淹接着说:“在世俗都追名逐利的时候,您就是俗世中的一股清风。”范仲淹继续说:“我读了您以前的诗文,也读了最近的文章,发现您的文章真是越来越淳厚,越来越有味道了。”林逋这人其实不太喜欢听当面夸赞的话,但不知为何,今天听范仲淹的话,他却一点也不觉得逆耳。但他也不能听得太多,赶紧打断了范仲淹的话说:“暮春时节,正是西湖好风景,我们边走边聊吧!”
林逋带着范仲淹和范仲淹的朋友,三个人一边走一边谈,因为谈得十分投机,几乎没有时间静静欣赏湖山美景了。一直到傍晚时分才回到林逋住地。酒足饭饱,范仲淹意犹未尽。他摊开纸,写了一首诗,题目是《和沈书记同访林处士》:山中宰相下岩扃,静接游人笑傲行。
碧嶂浅深骄晚翠,白云舒卷戏春晴。
烟潭共爱鱼方乐,樵爨谁欺雁不鸣。
莫道隐君同德少,樽前长揖圣贤清。
“岩扃”原来是指山洞的门,这里当然是指林逋在孤山上的家。“樵爨”指打柴做饭的人。这首诗写了什么呢?简单来说,有三层意思:
第一,描写了林逋在芸芸众生中充满智慧、悠然自在的生活状态。可能很多人误以为隐士多是不关心时事的一群人,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这个群体不仅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