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开宝八年,曹彬率水陆军十万围攻南唐,在逼迫李煜投降后,朝廷设置海陵监,改置泰州西溪盐仓,仍辖海陵、兴化、盐城、泰兴、如皋五个县。
经济因盐而兴,宋代泰州产量有六十五万六千余石之多,盐税居天下半;人文因盐而盛,朝廷派出得力官员署理盐务,仅北宋年间交流到泰州工作的,就有曾致尧、欧阳观、张纶、吕夷简、范仲淹、许元、晏殊、滕子京、刘邠、曾肇...
我是按其出生年份排序的,据不完全列举。在今泰州东城河畔望海楼的西侧,有这样一座建筑,名曰文会堂,曾经聆听了范仲淹、滕子京、胡瑗、富弼、周孟阳,以及潘及甫、王觌等众多文人墨客的吟诗雅集,切磋学问,纵论天下。
文会堂南宋绍兴年间,文会堂毁于战火;理宗宝庆二年,陈垓为之建了泰堂。明代泰州人丘容,诗曰“泰堂虚且清、明月照今古,时有鸣琴人、棠阴思召父”;今在望海楼西侧新建文会堂,可揽一轮明月照心,为拢一袭清风入怀。
年,本在广南东路连州县衙担任从事的滕子京,突然接到一纸调令,要他去淮南东路泰州赴任,虽是崩溃之年,而让他高兴的是与己同科的进士范仲淹,已早他四年调到泰州担任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销。
由于唐时修筑的海堤年久失修,海潮倒灌时卤水充斥,导致庐舍漂流,盐灶冲毁,海潮退后良田又变成不宜耕种的盐碱地,民众苦海茫茫,无以为生,范仲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伏案疾书,得到了两淮都转运使胡令仪和江淮制置盐运副使张纶的鼎力支持,现担任兴化县令的范兄,正为消弭水患修筑捍海堤在做准备工作。
他乡能够遇到故知,滕子京因自己抱负志向不能施展而忧郁苦闷的情绪一扫而空,当年与范仲淹在京城交情就不错,还专门为自己作了《酬滕子京同年》一首诗。今天竟然如此巧合,两个人同在泰州工作,也是一种缘分,更是人生中的一大喜悦之事。
范仲淹将痛陈海堤利害、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堰的方案,告诉了滕子京,说张纶已上表朝廷,并征集到了通、泰、楚、海四州民夫四万多人,我荐举你来当助手,意下如何?滕子京慨然应诺:当日开工之时,必定亲临现场协助筑堰。
由于工作的关系,范仲淹经常从兴化到泰州跟张纶(代知州)汇报工作,有空就会找滕子京谈谈人生和理想,“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忆得上林色、相看如故人”,我曾在京城看到过皇家宫苑的牡丹花,吕夷简他当年于西溪栽的牡丹,在海边盐碱地里也能生长,只要天气暖和,照样开花,自己位职虽卑微,不敢忘忧国,公务在身,改日再聊。
几个人在滕子京的寓所还蛮清静的,人多了去茶坊酒肆又嫌嘈杂。于是,滕子京便想找一个会友的佳所。
有一天,滕子京在府衙处理好公事,叫上一位姓张的主簿先生,到幕府后花园转转。老张介绍说,这荷花池是陆佃开挖的,你看,桥边石碑上还有诗:“最爱碧池好、平桥西与东,烟中两飞鹄、波上二长虹”,“夏日芙蓉阁、阁前何最殊?参差红菡萏、迤逦绿菰蒲”;那清风堂是曾致尧建筑的,“更无尘土当轩起、只有松萝绕槛生”,走,去看看。
清风堂,又名清风阁、清风亭,高三丈五尺,东西十丈五尺,南北有两径,可作登陟之阶,中有滑石峻台,上建楼阁,为郡之胜景,正所谓徐铉“郡斋胜境有后池、山亭菌阁互参差,有时虚左来相召、举白飞觞任所为”。
滕子京喜出望外,这么既为清幽又有前人陶敬宣在此宴请过宾朋故事的绝佳场所,得来全不费工夫,真是天助我也,赶紧让老张安排人手,又是收拾粉刷,又是装饰点缀,万事已俱备,就等范仲淹他们这些道合志同的文人雅士聚会于此。
清风阁清风阁,现重建于泰州桃园内,为宋式三层八角重檐,阁高约二十米,与对面的望海楼隔河相映、交流景色,登临此楼,清风徐来,可领略一代名相遗风。
范仲淹,永兴军路邠州人,后移居苏州吴县;滕子京和富弼,都是西京河南府(今洛阳)人。胡瑗和王觌,乃是泰州如皋(今南通如皋)人;潘及甫,泰州泰兴柴墟(今泰州高港区)人,周孟阳出生在泰州海陵城中的丛桂坊。
范仲淹、胡瑗、富弼、周孟阳四个人来了以后,互道寒暄时都说这里绝对是一个聚会的好地方。老张递茶时说,公廨有一口“客次井”,所出之水比西湖水重,所含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较多,被称为“蠏黄水”,泰州制酒师傅就是用这种水才酿造出醇厚、清劲的雪醅酒,我去买两瓶来;胡瑗说,我们只是把酒言欢,谨将敬而已,老张您不妨买瓶浊酒,再顺便带点油炸臭干和水煮花生米,回头我给钱。
泰州纵横三百里,喝酒当以一杯传。酒刚过三轮,范仲淹就诗兴大发:卑栖曾未托椅梧,敢议雄心万里途;蒙叟自当齐黑白,子牟何必怨江湖。秋天响亮频闻鹤,夜海曈曨每见珠;一醉一吟疏懒甚,溪人能信解嘲无。
意思是说,做人要像蒙叟那样,对黑白、善恶、是非等都能分辨;做事要像子牟“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那样,心存朝廷,为国分忧。
滕子京趁机提出了请大家为阁写记之事,在座的都答应回去写,就连老张也说等回家打个草稿,力求句中无余字、篇中有余意,过两天带过来,只有范仲淹默不作声,随即缓缓吟唱:
东南沧海郡,幕府清风堂。
诗书对周孔,琴瑟亲义黄。
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
言兰一相接,岂特十步香。
德星一相聚,直有千载光。
道味清可挹,文思高若翔。
笙磬得同声,精色皆激扬。
裁培尽桃李,栖止皆鸾皇。
琢玉作镇圭,铸金为干将。
猗哉滕子京,此意久而芳。
范仲淹“家国天下”忧乐观的思想,就此萌发,并笃行不倦,是其远大抱负、价值取向、人格精神的真实写照,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最早实践。
滕子京让老张请人将这首《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诗裱起来,挂在清风堂内,清风堂也因此改名为文会堂。
雅集韵王安石《清风阁》:飞梦孤起下州墙,胜势峥嵘压四方;远引江山来控带,平看鹰隼去飞翔。高蝉感耳仿妨静,赤日焦心不废凉;况是使君无一事,日陪宾从此倾觞。
年,范仲淹辞官回家为母亲守丧后,执掌应天书院教席,他勤勉督学,以身示教,倡导崇尚品德的节操;滕子京同年调任大理寺丞,负责审核刑狱的案件。胡瑗在泰州创办安定讲堂,又到苏湖一带设学经义、治事两斋;富弼和周孟阳也离开泰州,参加科举考试,共同书写了泰州历史上最绚烂的人文情怀。
年3月,滕子京被调到荆湖北路岳州(巴陵)工作,虽有不如己意处,只要国能太平、民能安乐,着手重修岳阳楼,约请范仲淹给写篇记文,共襄这一盛举;王安石担任扬州签判,整天陪酒应酬,真是无聊至极,与他两袖清风、奋发有为的志向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地来到泰州文会堂,留下一首《清风阁》诗,以表达自己为国家前途命运担忧分愁的郁闷心情,求同范仲淹“君子不独乐”相应。
胡瑗针对时风浇漓、人心偷薄,提出了“明体达用”的教育主张,推进依法治腐,不得因私废公,同时修洁自居,自新其德。潘及甫师从胡瑗,专心研读仁义礼乐经典,他以高尚志向激励自己言行一致;王觌也想拜胡瑗为师,经常去文会堂追随其踪迹,他清修简澹,持正论始终。
年9月,范仲淹完成了《岳阳楼记》的写作,深知滕子京在岳州扩建学宫、筑偃虹堤、重修岳阳楼,要花很多的钱,唯恐招来祸端;除了文臣不贪图钱财、武臣不顾惜死亡,我们当官者还应该先天下人的忧去忧,后天下人的乐再乐,不计荣辱得失,为民做了点事情,不要请人写记,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百姓,可谓苦心孤诣。
范仲淹立身大节,知无不为,先忧后乐,笃言力行,官至正二品;滕子京为人尚气倜傥,清廉无余财,儒雅蕴藉,官至从四品。
富弼笃学大度,文章锦绣,喜善嫉恶,大事因缘,官至正二品;周孟阳为人淳厚谨慎,处事冷静干练,一身清贫,官至正四品。
胡瑗得孔孟之宗,行苏湖之中,开宋代理学先河,被王安石誉为“先生天下豪杰魁”。
他们从泰州滋养发轫,营造出浓厚的五贤唱和、五相流芳的文化氛围,描绘出泰州文昌北宋、名城名宦交相重的华彩篇章,至今传颂不衰!
张光荣本人姓张,始祖乃黄帝少昊青阳氏五子挥公,我的名字叫光荣,出生在西汉吴王刘濞建仓的地方,现居住泰州市海陵区,为泰州市税务局普通工作人员,曾担任原八三四六九部队修理连的文书,虽文化水平有限,观点表达无力,愿穷尽平生所学,根据相关资料,乐此不疲地去解释、补充一些史实,以率“挥弓探幽”之意,温习故事,撷取知识,不为师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