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新闻 >> 正文 >> 正文

逆袭成长沙第一区,雨花区的成功密码是什么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2/9/20

潇湘眼原创文丨袁子健

[前言]

数据是检验成果的重要标准。

自年2月以来,湖南省14个市州陆续公布年自己辖区内GDP数据。以数据为尺度,潇湘眼发现,长沙雨花区、株洲天元区、湘潭雨湖区、衡阳蒸湘区、邵阳大祥区、岳阳市岳阳楼区、常德武陵区、张家界市永定区、益阳赫山区、郴州北湖区、永州冷水滩区、怀化鹤城区、娄底娄星区等市辖区脱颖而出(湘西自治州未有区级行政机构),以毋庸置疑的实力,成为各市州辖区的经济“带头大哥”。

当然,光看数据显得片面,GDP只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数字,重要的是这些数据验证过的“经济发展真相”。

潇湘眼计划以14个市州公布的辖区内GDP数据为切入口,分析、研究各市龙头辖区的经济发展脉络,了解其“强大”背后的原因,或许这样做,更有助于湖南省14个市州内近百个市辖区“见贤思齐”,以千帆竞速的发展思维,全面提升湖南省经济能量。

第一期,我们将从省会长沙市辖区GDP排名第一的雨花区说起。

20年完美逆袭

雨花凭什么成为长沙第一区

年,雨花区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全区地区一般公共预算亿,新增“四上企业”家,引进三类五百强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家,市场商事主体达21万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规模工业增加值(不含烟草)增长10.5%。生产总值达亿元,是湖南唯一一个生产总值突破亿大关的市辖区。

这样的傲人成绩让雨花区顺利领跑中部城区,位居年全国百强区第19位、在中部六省中仅次于安徽合肥市蜀山区,位居全省市辖区第1位。

1

发展超预期,雨花区GDP20年百倍增长

现今的雨花区是当之无愧的长沙核心城区,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一开始,雨花的定位只是城市功能的分散。

年,长沙市区划调整设立雨花区,将当时属于郊区的黎托乡、洞井乡、雨花亭乡以及马王堆乡的五一、火焰、友谊、高桥4个村划归到了雨花辖区。

行政区划刚调整时,殊不知它还接收了原南区一多半的地盘,同时,从芙蓉路(识字岭起)至新中路口,窑岭以南的东塘、井湾子这些传统的商贸发达地区由南区划入,使雨花区有了商业上的底蕴。

加之当时地处雨花亭的长沙最大利税大户——长沙卷烟厂的划入,更使得刚成立的雨花区有向芙蓉、开福等几个老大哥“叫板”的底气。

雨花的起势源于年9月建成的高桥大市场。

西靠二环线、南邻长沙大道,距长沙火车站仅千米,在地理位置上,高桥大市场是当之无愧的“黄金码头”,加之年,商业集聚的下河街拆迁,使得很多商家慢慢从下河街迁移到高桥,让高桥大市场成为昔日繁华下河街的延续。

今天来看,高桥大市场已经成为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综合批发市场和全国第三大综合性市场。服务范围辐射江西、湖北、广东等周边10余个省市,年货流量达万吨,年交易额多亿元,形成湖南省最大最成熟的综合市场。

以发展的眼光审视,从长沙郊区到雨花区并非简单行政区划变换,而是秉承郊区发展的思路和经验,主动融入长沙城市建设的战略规划。

一份年的资料显示,当年长沙郊区蔬菜上市1.26亿公斤、鲜鱼上市担。鲜奶产量为万公斤,整个郊区的社会总产值为1.77亿元。

而建区后的第一年,即年,雨花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2.8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万元。

18年后的年,雨花区地区生产总值直翻近85倍,迈入千亿行列,达到.2亿元(含长烟)。

年,雨花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破两千亿,最新数据显示,年,雨花区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02亿元。

从整体来看,雨花区的产业结构也呈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演变。数据是枯燥的。但从数据的变化,可以感知雨花改革经济篇章的焦点与成就。

农业早就抖落了泥土成为孵化平台。从年开始举办的农博会,今年已走过二十余个春秋,成为农产品交易、农业技术展示的“现象级”展会;而年以来,相继建成的高桥大市场、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井湾子家具大市场等也如雨后春笋,“全省市场看长沙,长沙市场看雨花”的局面逐步形成。

雨花经开区

同时,园区成为新型工业滋生的沃土。年,雨花区建立了第一个工业园区——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随后壮大为雨花区经开区,重点打造了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雨花经开区年GDP总量接近亿,在湖南省内省级产业园区中是妥妥的排头兵。

2

产城融合,雨花区发展再提质

雨花区的升级过程是化腐朽为神奇的转变。如今雨花区的产业集群在整个长沙、整个湖南,乃至整个中部城区都算得上是头部。而这种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与雨花在经济政策、经济转型、自贸区建设乃至文化产业与环境整治上迸发的合力有很大关系。

在经济政策上,年,雨花将高铁新城、雅塘、红星三大片区作为最大“引擎”推动雨花向更高的方向迈进。在三大片区中铺排了个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71亿元。今年3月24日出台的《长沙市雨花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植奖励办法(试行)》又拿出真金白银鼓励企业高质量发展,办法中直接表明,在北京证券交易所首发上市的企业,最高可获万元奖励扶持。

在经济转型发展上,雨花区形成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协调并进良好局面。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雨花经开区跻身湖南一类园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比亚迪长沙工厂

区内比亚迪成为长沙市首家产值过百亿汽车企业;还引进了瑞森可、新松等机器人项目81个,随着湖南省自兴人工智能研究院、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机构的投入运行,雨花区经开区正式成为湖南省政府唯一挂牌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而曾经支撑着刚成立的雨花区向前迈进的高桥大市场,也转身成为了大名鼎鼎的高桥自贸区。

这是全国唯一具有自贸区、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中非经贸博览会叠加优势的区块,同时也是全国唯一包含高铁枢纽站且为特等站的自贸试验区,有着临铁、临空的独特交通地理和人流带动优势。

年湖南高桥大市场获批成为中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市场后,建成了中非经贸合作创新示范园和湖南出口产品集聚区。中非经贸合作示范园在投入使用的第一年便入驻了中非贸易企业、龙头商户家。

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影视传媒、数字出版、创意设计、演艺娱乐四大产业声名鹊起;统筹推进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统筹推进左宗棠墓修复工程,形成了《左宗棠墓园历史文化调查报告》,顺利完成长沙文史书丛之《跳马史记录踪》编撰工作;打造雨花“非遗”特色街区,项目初期便已完成投资多万元,入驻商家多户,非遗项目多个。

推动经济产业发展的同时,雨花也在积极履行“还老百姓一汪碧水”的诺言。

比如历时数十年,将一段完全失去自然状态的“死去的河流”改造成海绵城市示范公园的圭塘河项目。

圭塘河城市海绵建设示范园

项目创新治理模式,投入百亿资金,最终交出完美答卷——年建成圭塘河生态观景区,年建成圭塘河滨水公园。

年7月,圭塘河城市海绵建设示范园正式开园,这意味着,曾经因工业污染而浑浊的圭塘河摇身一变,成为了会“呼吸”的城市公园综合体,有效提升雨花区的生态格局。

从位居长沙东南一隅,到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从承担城市功能的“服务者”,到引领城市开放崛起的“弄潮儿”。雨花在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扎实谱写出一曲创业创新创优的动人乐章。

如今雨花区发展仍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雨花区委书记刘素月在年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全区要统一思想认识,把发展经济作为最大实事,形成人人都服务经济建设的发展环境。”

而站在更高起点的雨花,未来将更加值得期待。

长沙雨花区基本数据

1、《风生水起踏浪而行——长沙市雨花区改革开放40年发展综述》,湖南日报,年12月02日。

2、《长沙雨花区简史:领跑中部省会城区,底气何来?》,长沙生活集,年08月02日。

作者:袁子健

主编:凌平

编审:扶秀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