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新闻 >> 正文 >> 正文

湖南贵州旖旎风光原创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3/2/21

作者:梦子,作者在江苏省市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市级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口哨协会理事、中国口哨大赛优秀奖获得者,创作长篇小说《若梦》杂文集《感悟生活》多部文字作品,录制余首口哨音乐作品

作者休闲游

前段时间用暑期,赴湖南、贵州休闲游,领略独特美丽的湘黔风光。

现编发一组图文并茂的游记,回顾难忘的湘黔行。应该说,文字创作是一个分享的过程,也是一次重温的过程,更是一次身心再愉悦。请跟随梦子的手机镜头,移步进入那片秀丽的西南风光。 

高铁出发

从南京坐高铁,直达湖南省的岳阳市,岳阳市因岳阳楼而闻名天下。

岳阳楼被誉为“天下第一楼”,建于公元年,历经千年的朝代更迭、战火不断,岳阳楼巍峨屹立、风采斐然。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原址未动、全木质结构,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重修都变成钢筋混凝土的仿木结构,仅这一点,岳阳楼就显得更珍贵。岳阳楼有许多楹联、匾额、诗文以及精巧绝伦的雕刻艺术,这儿的文化底蕴引无数文人墨客折腰。

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夕阳将余辉静洒在洞庭湖面上,荧光粼粼、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岳阳楼的古建筑、古诗文,洞庭湖的水、洞庭湖的鱼,古楼、湖水脉脉凝视年,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升华了这座楼和这片湖的底蕴。

岳阳楼附近的老字号岳州鱼馆,可品尝热乎乎、鲜嫩入味的黄焖鮰鱼,将味蕾锁定在岳阳楼下的洞庭湖畔。

岳阳楼仪态万千作者岳阳楼内岳阳楼下草坪岳阳楼风景洞庭湖风光

从岳阳坐火车来到湖南张家界,这是时隔十年,作者第二次来到张家界。故地重游,内心不仅多了一份亲切感,闻名天下的张家界神奇依旧。

这里的基础设施更加配套,交通四通八达,全新的道路、桥梁、隧道、电力全然到位,沿途的建筑群精致大气,融民族风韵、现代气息于一体,为张家界锦上添花,促进了旅游业蓬勃发展。数据显示,疫情前张家界每天游客20余万人、日旅游收入近2亿元,张家界成为湖南省旅游人数、收入最高的地区。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我以为,“登张家界而无视群山”,张家界归来不再去看山。

张家界巍峨,耸立多座山峰,高耸入云,以“险、峻、奇、特、美”独步天下。这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震撼,众山峰各异、高矮不一、独立成峰,没有半点拖沓、半点犹豫,尽情怒放着。乘坐百龙电梯到山顶,垂直高度有米、层楼高,短短1分钟就到达山顶的袁家界,这是张家界最佳取景点,也是电影《阿凡达》的取景地。

重走张家界山脚下15里长的金鞭溪,这里,山峰入云、壁立千尺,绿荫成林、溪流淙淙,猕猴飞跃、树叶声声,一片空气清新的天然大氧吧;这里,流水潺潺、清幽可人,倒影着青山白云,倒映嬉戏的猴儿、悠闲的鱼儿、安静的红尘。

走完整个金鞭溪近4小时,长时间的行走腿脚酸痛。然而,深处幽静的大山怀抱,山外的那一头是喧嚣尘世、山内这边是居住的白云,金鞭溪的溪水一路环佩叮当,沿着交错的山石到达更加平阔的远方。这里,或河、或池,或湖、或海,化为心中的一朵梦,梦的名字就叫青山,也叫青青子衿,是佩戴在衣襟上的一朵青绿。从遥远的水乡把梦带到这里,看山听水,山间半日,成为把一川溪水带走的人。

夜幕降临,大型歌舞《魅力湘西》拉开帷幕,这是张家界民俗文化的艺术品牌。采撷几帧迷人夜景,带走心中一份念想。

壁立千尺巍峨的张家界耸立的山峰留影一张金鞭溪的猴儿全新公路桥梁张家界夜色魅力湘西表演现场

凤凰古镇,是湘西边陲的古老小镇,因为沈从文先生的长篇小说《边城》,步入到人们的视野。

来凤凰古镇前,也去过许多古镇,有丽江古镇、束河古镇、大理古城,以及乌镇、周庄、西塘、木渎、宏村,而凤凰古镇给我的印象,主要有三:一是古镇名气大,这里的古建筑历史悠久、依山傍水、开发配套、人气兴旺,电视和网络上都有过大量报道;二是沱江水从古镇的中心穿越而过,两岸古建筑隔江相望,人们依江而住、安居乐业、和谐共生,堪称山清水秀、江水湍急、动静相融、灵性萌生;三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生于斯、长于斯,这儿有文学巨匠的生命足迹、文学轨迹、爱情痕迹,他一生追求的爱、以及他笔下的文学人物翠翠的爱恨情仇,从古镇的深处静静流淌,洗涤感染着每一位到访者。

“因为一个人,恋上一座城”,许多人不远万里到这儿,为的是赴一场千年之约。凤凰古城的美在沱江,沱江的美在夜色,夜色中沱江被七彩的灯光笼罩,江宽湍急,沿江酒吧、商店、客栈挂着红红的灯笼,临水照影、清凉些许;沿着沱江远眺,两岸灯火、文字、行人、水车、游船,江南的韵味浮影其中。夜色阑珊中,人们投放的河灯,随着流淌的河水缓缓移动,微风中飘浮闪烁,载着美好祝愿飘向远方。

古城的小巷多,了无尘念地行走在青石板铺砌的小巷里,脚过之处没有一丝丝印痕。幽长的古巷古意古韵,两旁的小店古色古香,招牌上的名字透出厚厚的情韵,有一米阳光、日光倾城、陌上花开、如果爱就深爱,都与古巷融为一体。古巷深深,深几许?青石板上的行人驻足,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概是体味古巷的浓浓韵味吧。

虹桥是凤凰古城的标志建筑,这是一座三拱廊桥,与别具特色的雪桥,构成一道对称的风景。行走古色古香的廊桥上,闻风雨声、风雨却落不进,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

沈从文的故居藏身于小巷深处,一座浓郁湘西韵味的四合院,一如沈从文先生的平和、纯粹的文字。环顾四周,小巧的院落、镂花的门窗,清净的房间、简朴的陈设,墙上挂着全家人的合影,书柜摆放着先生的著作,长篇小说《边城》正是从这里走出来的。此时,耳畔仿佛隐约听到,翠翠的那句话“明天,你还会来吗?”

沱江大桥古色民居沿江竹楼披红挂绿伫立江边沈从文故居凤凰城江边暮色虹桥夜色

时隔多年,作者再次走进贵州西江千户的苗寨,再次看吊脚楼、观田园风、赏民族情。位于黔东南的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有户、多苗族原住居民。

故地重游,山水应笑我。西江千户苗寨的配套设施更齐全,遍布苗寨的观光车、停车场、观景台、田园风、演出场、歌舞台、灯光秀、客栈楼、博物馆应有尽有,融自然生态与民族风情于一体,尤其是苗寨的排排吊脚楼,精致完美,如梯田一般从山脚,梯次建到山腰,彰显苗民的聪慧和才智。

苗族是一个历史上被驱逐、被动迁徙的民族,一路爬山涉水、经历万苦,从中原一直逃难到云贵高原,朝着太阳落坡的地方寻找故土。先前的苗民把悬崖峭壁当作家园,梯田依山建,吊脚楼依山爬,信仰万物、崇拜自然。

寨子有7座遮风挡雨的廊桥,也叫风雨桥,桥上的游人如织,桥下的碧水淙淙,到处可见身着苗服摆拍的人,分不清哪些是游客、哪些是苗民。传统的苗服给姑娘们增色不少,银梳、银花、耳环造型古朴、工艺精巧;长桌宴、吊脚楼、芦笙堂,这里的专属特色。

苗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为了照亮夜路,各家各户在房檐底挂上一盏盏形状各异的油灯。于是,满山的星星点点,成就出苗寨特有的夜景。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祝福千户苗寨的明天更美好。

千户苗寨苗寨风光流水人家苗寨入口吊脚楼古寨风光依山而建小小游客夜色斑斓临水而居演出夜景苗寨夜光

贵州的荔波小七孔,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生动演绎出山、水、林、湖、瀑的自然奇观。

坐景区观光车,一路来到卧龙潭。这是截断峡谷的河流建成,古木森森、水声隆隆,水坝像一道弯月静卧于峡谷,碧水从十几米高的坝顶,一直泻到坝底,线条流畅、白雾弥漫。

来到鸳鸯湖,整个鸳鸯湖被一层绿饱满覆盖着。树木藤蔓茂盛,泛舟鸳鸯湖面之上,人在画中游,雨中的鸳鸯湖迷雾蒙蒙,仿佛进入仙境一般。

步行1.6公里山路,荔波小七孔呈现眼前。清澈见底、碧绿成玉、奔流不息的溪流,一路陪伴,碧水有宽有窄、落差有高有低,飞流直下的浪花飞溅,石上清流的水花舒缓,如同交响曲一般变化万千。荔波小七孔是一个缩小版的九寨沟,植被可在九寨沟之上,风景与九寨沟相当。

鸳鸯湖面碧水清流珍珠水花湍急溪流倾泻而下绿水廊桥静坐小七孔民居夜色古朴典雅

人在旅途,人生就是一段旅程。身体和灵魂,一直在路上奔波、忙碌。

步入红尘,是人生旅程的开启;离开红尘,是人生旅程的终结。每个人从自然中来,从自然中穿行、游历,最终又回归到自然中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5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