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到昨天已经欣赏完了,在这组诗中,元好问提出了所谓的正体。并且,细论了谁是写正体的诗人,以及违背正体的诗人。
今天,从第一首开始,简单回顾一下。
第一首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元好问在第一首提出了他所认为的正体:汉乐府与建安诗歌。并且指出如今正体诗歌被很多人所遗弃,所以呼唤一个诗中疏凿手,能够拨乱反正。
那么,谁是这个人呢?当然是他自己了。
第二首
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这首诗中赞扬了以曹植和刘桢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并且也指出闻鸡起舞的西晋诗人刘琨,也是这一类人。
第三首
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
邺下风流,也是指建安诗歌,表示在晋朝仍旧被人传唱(缺壶歌,是王敦吟唱曹操的龟虽寿)。至于西晋的诗人么,张华“儿女情多,风云气少”(钟嵘评张华诗语),但是比温庭筠、李商隐还好一点。
第四首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这一首,赞扬了东晋诗人陶渊明,他的诗自然清新、不假修饰。
第五首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
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这首诗赞扬西晋阮籍反映高洁的情操,其《咏怀诗》通过种隐晦曲折的形式,宣泄内心痛苦与愤懑,是真实情感的映照。
第六首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前两首反映陶渊明的自然天成和阮籍的真实情感,这一首批判潘岳的虚伪。《晋书·潘岳传》中写道:
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
第七首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这一首没有提到具体的诗人,而是通过一首《敕勒歌》对于这种天然浑成的气魄提出了赞许。
第八首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这一首提到初唐时期齐梁体华丽而空洞的影响,对于提出革新的陈子昂,表示了赞许。《新唐书·陈子昂传》中,评价说:
唐兴,文章承徐庾之风,天下尚祖,子昂始变雅正。
沈宋,初唐推广大力推广律诗的沈佺期、宋之问。
第九首
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
心声只要传心了,布谷澜翻可是难。
陆机还不如潘岳,作诗废话太多篇幅太长。布谷澜翻出自苏轼《戏用晁补之韵》:
知君忍饥空诵诗,口颊澜翻如布谷。
只需要写出真实心声即可,作诗不必太多太长。
第十首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
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元好问说,杜甫真正的价值,元稹没有看到(少陵自有连城璧),只是把石头看作宝玉而已(争奈微之识碔砆)。这是对于元稹为杜甫作墓志铭中的言语进行评价:
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
第十一首
眼处心声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元好问曾经为范宽《秦川图》作题画诗,但是这首诗并非评价范宽,而是评价一些喜欢不作实地观摩,之事凭空想象而创作的诗人。
可以看出,元好问前面很多首诗,其实都是推崇一个“真”字。
不过,范仲淹也没有去过岳阳楼呀。
第十二首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对于学习李商隐的西昆体诗人提出了批评,卖弄学问和华丽辞藻,但是读者却读不懂。
第十三首
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
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
卢仝属于韩孟诗派,其作品奇谲险怪,南宋严羽作《沧浪诗话》时,特地用以“卢仝体”名之。
正体不学,去学险怪的卢仝体,就如果不学真书,结果写出来都像鬼画符一样。
第十四首
出处殊涂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
华歆一掷金随重,大是渠侬被眼谩。
隐逸山林的诗人,未必高于入世求官的人。像华歆那样的“假隐士”,也是一个虚伪的人。华歆掷金出自《世说新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第十五首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
李白豪迈洒脱、自然奔放,不想杜甫那样作诗太苦。李白《戏赠杜甫》诗中写道: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可惜李白最终也没有,实现鲁仲连那样功成拂衣去的理想。
这首诗还是在入世、出世对比,元好问推崇入世,反映真实情感、真实社会的诗人。
第十六首
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
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
“灯前山鬼‘的形象,更像出自杜甫的这首《山馆》诗云:
南国昼多雾,北风天正寒。
路危行木杪,身远宿云端。
吹灯灭,厨人语夜阑。
鸡鸣问前馆,世乱敢求安
喜欢使用”泪纵横“三个字的,也是杜甫,例如:收汝泪纵横、四座泪纵横、回首泪纵横。
不过,这首诗一般会令人想起李贺、孟郊这类凄清哀苦的诗歌风格。
元好问喜欢自然明朗的诗风,例如李白“岸夹桃花锦浪生”境界,是正体诗歌应该有的面貌。
第十七首
切响浮声发巧深,研摩虽苦果何心?
浪翁水乐无宫徵,自是云山韶頀音。
这首诗意思是,不必讲究格律,也能写出好诗。
切响浮声,最早出自《宋书·谢灵运传》:
欲使宫羽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
表示拘束于声律要求。元好问这首诗前两句批评拘忌声病的诗人。
元结(浪翁、漫浪翁)《水乐说》中写道:
元子於山中尤所耽爱者,有水乐。,淙淙然,闻之多久,於耳尤便。不至南磳,即,取欹曲窦缺之石,高下承之,水声少似,听之亦便。
云山韶頀音,出自元结《欸乃曲五首》第三首:
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停桡静听曲中意,。
《欸乃曲五首》除了第三首,都有使用古体句的情况。可见,元结并不是一个拘忌于律诗声病的诗人。
第十八首
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
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孟郊、韩愈,是韩孟诗派的两位代表诗人,但是二人诗歌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却不同,因此元好问一褒一贬,褒扬韩愈,批评穷愁凄苦的孟郊。
诗囚,原本有两个,出自元好问《放言》:
韩非死孤愤,虞卿著穷愁,长沙一湘累,郊岛两诗囚....略
潮阳笔,韩愈因为反对迎佛骨,所以被贬谪至广东潮阳。途中,韩愈曾经作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元龙百尺楼,典故出自《三国志》,说的是陈登(字元龙)瞧不上许汜的故事:
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第十九首
万古幽人在涧阿,百年孤愤竟如何?
无人说与天随子,春草输赢较几多?
百年孤愤竟如何?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三《韩非列传》中说到韩非子:
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
春草输赢,化用的是陆龟蒙《自遣诗》第24首:
无多药圃近南荣,合有新苗次第生。
稚子不知名品上,恐随春草斗输赢。
这是批评天随子陆龟蒙,在国家兴亡之际,躲在山林之中过着自己幸福的小日子,完全没有匹夫有责的意识。回避现实,能写出什么好诗呢?
陶渊明则不同,东晋灭亡以后,他宁可作东晋的遗民也不肯出山为刘宋效力。而晚唐还没有灭亡呢,作为大唐的人才,却纷纷躲避,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第二十首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
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这一首赞扬柳宗元继承了谢灵运的优点,都有一个寂寞心。表面淡泊寂寞,其实内心不甘平凡。
两个人都有理想抱负,可惜为当权者所不容。想入世,却无路可去。只好寄情山水了。
第二十一首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醻无复见前贤。
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这首诗主要讽刺次韵唱和的作诗陋习。
次韵,指用相同的字押韵,且次序不变。最早的次韵诗,据说出自南齐王肃与妻谢氏(公主代作)的两首诗:
本为薄上蚕,今作机上丝。得络逐胜去,颇忆缠绵时。
针是贯线物,目中恒任丝。得帛缝新去,何能纳故时。
早先唱和,对押韵不作要求,后来元稹白居易把次韵当作了唱和的主要形式,晚唐皮日休、陆龟蒙的次韵唱和也对后世起到很大影响。
到了宋朝这种次韵的方式,不仅出现在作诗,也体现在填词唱和上。
南宋时期,邵浩为了赶时髦学习次韵作诗,专门收集编撰了《坡门酬唱集》二十三卷,收东坡、苏辙及门下士黄庭坚、秦观、张耒、陈师道等次韵诗作数百首。
第二十二首
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
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一波才动万波随,出自船子和尚"偈"语《拨棹歌》: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元好问推崇苏轼、黄庭坚,但是对于二人喜欢出奇求险的特点有些异议。
因为二人影响太大,所以后人喜欢学习他们(一波才动万波随)。然而其他人又没有二人的才学,所以邯郸学步,堕入魔道,偏离了雅正之途。
第二十三首
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
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
这首诗没有点出具体的人名,但是可以看作上一首的续作。
今人不要笑话古人太笨(拙,古板),除了雅正就不知道其他形式了。
其他什么形式呢,就是元好问批判的前两句: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见识短浅、虚妄荒诞的言语,或者诙谐不庄重,动辄怒骂,都不是雅正之体。
严羽《沧浪诗话·诗辩》称宋诗中的不正之风:
其末流甚者,叫嚣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
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批评苏轼的缺点:
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
不过苏轼却不在乎,《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
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第二十四首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前两句出自秦观的《春日五首其二》: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差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王直方诗话》中提到:
“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文潜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曰:‘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
元好问借韩愈的《山石》诗作对比,批评秦观的咏花诗过于阴柔。
不过,这个观点,并不是出自元好问,《中州集·拟栩先生王中立传》中写道:
“予尝从先生学,问作诗究竟当如何?先生举少游《春雨》诗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此诗非不工,若以退之‘芭蕉叶大栀子肥’之句较之,则《春雨》为妇人语矣。破却工夫,何至学妇人!”
因为元好问有点以偏概全,所以引起不少争议。
袁枚《随园诗话》卷五,为秦观打抱不平:
“元遗山讥秦少游诗云......此论大谬。芍药、蔷薇原近女郎,不近山石,二者不可相提而并论。诗题各有境界,各有宜称。
后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用一首诗来反驳元好问,王敬之《小言集·爱日堂诗·读秦太虚淮海集》云:
“异代雌黄借退之,偏拈芍药女郎诗。诗心花样殊今古,肯有香奁(五代韩偓的《香奁集》)知不知?
薛雪(-年)《一瓢诗话》中也写道:
先生休讪女郎诗,山石拈来压晚枝。千古杜陵佳句在,云鬟玉臂亦堪师。
千古杜陵佳句在,指杜甫《月夜》诗云: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第二十五首
乱后玄都失古基,看花诗在只堪悲。
刘郎也是人间客,枉向春风怨兔葵。
刘禹锡写了两首玄都观绝句,讥讽当权者。元好问批评他讽刺过度、直露刻薄,有失温柔敦厚的雅正之风。
刘禹锡被贬十年,回到长安后,作《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结果又被赶出了长安: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十年后,刘禹锡再次回到长安,仍旧战斗精神不息,又作了一首《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而且这首诗还有一个小序,里面写道:
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
第二十六首
金入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
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
黄金放在洪炉之中锻炼,不怕次数多。好的黄金精粹纯真,本来就是不受一点尘埃的。
关于苏门忠臣众说纷纭。
一种说法是,苏门弟子不真诚,不肯直言苏轼,以至于苏轼“百态新”。百态新,是一个贬义,表示良莠不齐。例如前面提到的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批评苏轼:
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
也有一种说法,元好问另有所指。王若虚《滹南遗老集》中,提出当时金国诗坛,有人以苏门忠臣自居:
前人以杜预、颜师古为丘明、孟坚忠臣,近世赵尧卿、文伯起之于东坡,亦以此自任。
元好问认为文伯起收录的苏轼作品中,掺杂有不少是“他人所作”的诗词。因此元好问批评他不加纠正,任由“百态新”,所以算不得苏门忠臣:
野店鸡号一篇极害义理,不知谁所作。世人误为东坡,而小说家又以神宗之言实之。
后来,元好问自己出马编撰了苏诗“雅本(《东坡诗雅》)”
第二十七首
百年才觉古风回,元祐诸人次第来。
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
宋朝建立以来年,古代作诗的传统风格才渐渐回复。
早期北宋诗坛,西昆体影响最大。欧阳修梅尧臣等人崛起,西昆体渐渐衰歇。
元祐(年-年)是宋哲宗赵煦的年号。“元祐诸人”就是指苏轼及黄庭坚、陈师道、秦观等人。广义来说,还应该包括很多学习苏轼作诗的人。
“讳学金陵”,元祐时期,朝廷不但禁王安石新法,连他的一些著作也禁止。当年以出其门下而为荣的人,避之犹恐不及,讳称其门人。
王安石去世以后,张舜民为之作挽词《哀王荆公》云:
去来夫子本无情,奇字新经志不成。
今日江湖从学者,人人讳道是门生。
虽然大家都去学苏轼黄庭坚,抛弃了王安石,但是为何连欧阳修与梅尧臣也被废弃不用了呢?
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提到:
元祐后,诗人迭起。一种则波澜富而句律疏,一种则煅炼精而性情远。要之不出苏黄二体.....
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第20首中说:
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元佑以后的诗人,只知道学习苏轼、黄庭坚,但是他们大多没有二人得本是,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造成了沧海横流(波澜富而句律疏)的诗坛乱象,偏离古雅的正体。
第二十八首
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
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
古雅比不了杜甫,精纯比不了李商隐。
后两句也有两种完全矛盾的说法。钱钟书认为,虽然如此,但是我宁可学习黄庭坚,也不和其他江西诗派的人为伍。意思是,江西诗派中,只有黄庭坚可取。
另一种说法是,既然“古雅比不了杜甫,精纯比不了李商隐。”我岂肯学习黄庭坚呢?当然也不会与江西诗派的人为伍。
第二十九首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这一首讽刺以陈师道为代表的的诗人,苦心雕琢,却学不到谢灵运的自然天成,白耽误功夫。
第三十首
撼树蜉蝣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
老来留得诗千首,却被何人校短长?
这一首是结束语了。
虽然第一首问: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但是自己技痒难耐,还是出手写了这一长串七绝,褒贬前人与诗坛各种现象。
元好问说,我自己也留下了不少作品,不知道将来被何人点评呢?
结束语
关于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学习到此结束。可以看出元好问最终推崇的,就是勇于担当、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