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发展 >> 正文 >> 正文

话语分析说认知话语感知模式的特点5自主性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2/8/29

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个人,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与外在环境进行不断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个人有着自身的自主性,具有按照个人意愿行事的特性。这种自主性,是生命个体本身具有的特性,反映在话语感知模式上,使人的话语感知模式也具有自主性的特点。

下面,从个人的主动被动性、话语感知模式开闭的倾向性等方面进行简单分类,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对话语感知模式的自主性特点展开讨论。

1.开放性的话语感知模式

话语感知模式的开放性,是指一个人的话语感知模式本身已经形成,具有一定的模式化,但其本身的模式化没有固化死,还能够从宏观和微观方面进行调整,进行建构。这种话语感知模式倾向于开放。从个人自主性的角度可以分为主动开放型和被动开放型。

主动开放型的话语感知模式,是指个人自己能够主动、自觉的与外部环境因素进行相互作用,自身不断的去建构成较为完整的话语感知结构,完善话语感知的功能,使自身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具备这种话语感知模式的学生,不用家长、老师逼迫,能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成绩优秀,进入优生的行列,深受老师的喜爱。老师的授课要点一听就明白,课文内容一读就理解,对自身的话语感知模式可以主动进行调整,主动进行建构,学习起来省力,自身也得以不断进步。在一个班里,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学生只占少数。

例如在早自习安排学生自己朗读背诵《岳阳楼记》,有些学生不到两个早自习,就会背诵全文了,遥遥领先于一般学生。令我很惊奇,询问之下,才得知这些学生课下及时进行复习巩固,几个人互相比赛,才达到这样的效果。

被动开放型的话语感知模式,是指个人自己不能主动、自觉的与外部环境因素进行相互作用,自身被动的去建构成较为完整的话语感知结构,完善话语感知的功能。

具备这种话语感知模式的学生,可以说脑子给用,聪明,但是需要家长逼迫,老师抓住、抓紧,才能够完成学习任务。成绩有的很好,却不稳定,稍不注意,成绩就会下滑。他们的话语感知模式可以进行调整,进行建构,具有可塑性、进步性。这样的学生,老师能够教会他们学习语文,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家长得费心,老师教的累。

2.一般性的话语感知模式

一般性的话语感知模式,是指个人主动性不强,也不特别被动,处于开放性和封闭性之间,属于半开放半封闭状态。

具备这种话语感知模式的学生,就是班里的一般学生,所谓的中等生。在一个班里,这样的学生,属于大多数。老师的教学设计,针对的也一般是这样的学生。这些学生的话语感知模式偏于开放性,老师教起来就轻松些,若是偏于封闭性,老师教起来就偏累些。

3.封闭性的话语感知模式

话语感知模式的封闭性,是指一个人的话语感知模式本身已经模式化,但其本身的模式化偏向于固化、僵化,从宏观和微观方面进行调整,进行建构的难度很大。这种话语感知模式倾向于封闭。从个人自主性的角度可以分为主动封闭型和被动封闭型。

主动封闭型的话语感知模式,是指个人自己主动、或不自觉的与外部环境中的语文学习因素不进行相互作用,自身不愿意或者不想去建构成较为完整的话语感知结构,完善话语感知的功能,自身不愿意或者不想学习进步,使自身难以进行提高。

具有这种话语感知模式的学生,家长再逼迫,老师抓的再紧,也难完成学习任务。他们的心思不在学习上,而是把心思放在非学习的事物上,家长忧心,老师烦心。班里这样的学生多,老师教起来很累,还容易出意外事故。

被动封闭型的话语感知模式,是指个人由于自身的生活经历,丧失了主动性,难与外部环境中的语文学习因素进行相互作用,自身不能或者无法去建构较为完整的话语感知结构,去完善话语感知的功能,学习进步不大,进行提高很难。

具有这种话语感知模式的学生,在班里老老实实,守纪律不惹事,就是学习成绩偏差,听不懂授课要点,读不懂课文内容,是真正的差生,在一个班里,也只有少数。这样的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识别出来,他们神情不振,眼里无神,精力不足。

教到这样的学生,老师要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