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发展 >> 正文 >> 正文

第一节语文阅读基础知识散文是什么样的文体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2/11/23
北京哪些医院酒渣鼻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35.html

第一节语文阅读基础知识(一)

语文阅读首先要了解散文是什么样的文体,散文是语文阅读考得最多的一种文章体裁。

散文,是文学里的一株奇葩。中国的文学里很早就有了散文的踪迹,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等。

一、什么是散文呢?

不同的时代,散文所包括的范围不同。

在古代,广义的散文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不过,古代没有“散文”这一个名称;“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所以,“五四”以前的那些除诗、词、曲等等押韵的文章以外的文章,都可以称之为散文。

古代对于“散文”的定义很宽泛,因而古代的散文比现代散文题材更为广泛,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自由。例如我国古代的游记散文,像郦道元的《水经注》,既写景又做人文考证,又如陆游的《入蜀记》等,无不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乃至科学的考察,等等。又如我国古代的笔记体散文,像《梦溪笔谈》之类的笔记散文,品类极为繁富,卷帙浩如烟海。记异闻秩事、记物产、记民情风俗、作考证等等,这些笔记散文,往往篇幅短小,文字浅近易懂,内容和笔墨(写法)都极为接近民间的需求。对待这类散文,我们就不能仅仅立足于现代,用分析现代散文的眼光和方法去分析古代散文,而要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身世特点,了解作者写作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国家政治状况,然后凭我们文章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去把握作品的表达技巧。

“五四”时期的新文学运动,把“文学的散文”和“文字的散文”区分开来,特别强调了散文的文学性、审美性。但到了30年代以后,为适应时代的需要,这种文体不断发生裂变和分化,偏于说理的“杂文”逐步壮大,而偏于叙事的报告文学、史传文学也日益蔚为大观。本来像“杂文”、“报告文学”、“史传文学”等已渐渐形成独立的文体形态,但我们却一直把它们囊括在“大散文”的范畴之内,这样一来,给散文的阅读和创作带来了不少弊病。

广义的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文学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从内容来说它包括写人散文、叙事散文、写物散文、写景散文、杂文、随笔、游记、小品文、速写、传记文学、报告文学、文艺通讯、科学小品、传记文学甚至书信、新闻通讯、演讲录、访谈录等等。凡是没押韵的文章都可以称为散文。从表达方式来说,散文可以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等种类。所以现代散文中的文体形式很多。

现当代狭义的散文则专指写人叙事的抒情散文和写景绘物的抒情散文。这是因为随着文体的发展,叙事散文中的通讯特写、传记、文学、报告文学等,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文体,各成一类;议论散文则有了专门的名称——杂文,也从散文中分了出来。

散文的范畴既不能扩大也不能缩小,它既不同于诗歌、小说、戏剧,也有异于杂文、报告文学、史传文学等等,作为一种独立文体,它有自己特殊的质的规定性,与其它文体在本质以及由此而表现出的特点上,是有所差异的。最常见的散文有写人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写物散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记叙文的五类基本文体。

我们中学课本里所选的散文“五四”以前的文章是指广义的散文,现当代的是狭义散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