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甲卷适用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5省和区,专家和网上舆论一致认为作文最难。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
《红楼梦》里的少年贾宝玉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经史子集无一不晓,尤其擅长对联,放在今天是妥妥的学霸形象,其更在父亲主导的一场《大观园试才题匾额》中一展身手,大放异彩。
大观园系为迎接元妃省亲而建,贾宝玉父亲、贾府二当家贾政带着一群清客方士进行竣工验收和文化布置,因为大观园内亭台楼阁、假山水榭数不胜数,大多需要题匾额书对联。贾宝玉也被父亲叫着跟团。在为园内一处憩息胜景水上之亭命名时,有人以“有亭翼然”建议命名为翼然亭,有人建议叫泻玉亭,唯贾宝玉以为叫沁芳亭既雅致,又衬托元妃品格,更呼应元妃省亲这一家族盛事。贾政甚为称许。
在这场试才中,贾宝玉能够通过教子甚严的贾政的考试,战胜一众饱学之士,这既离不开贾宝玉挑灯苦读、打下深厚的古文功底,更在于他不因循守旧,生搬硬套,又能事易时移,活学活用,移用、化用,独创拿捏到位。
大观园试才这一个小小的趣事,放大各行各业与历史长河中,都有以一见十、举一反三的功用。
首先,移用为本,化用为要,独创为魂。移用是基本功。
熟悉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宝玉自小刻苦学习,即便如此,其父亲贾政仍以贪玩为由常加责罚。宝玉未尝没有想到欧阳修之此亭翼然,恰恰他积累了丰富的古文知识,方知道何为新雅,所言言之成理。
宝玉年方弱冠,没有人云亦云。贾政所带之人多为大方之家,包括贾政在内也是饱学之人,宝玉没有唯唯诺诺,充分体现了他敢于探索、敢于大胆陈词。
站位高远也殊为重要。光有积累,标新立异,而不能切中主题、立意高远,也是失败,也不会经得起各个维度的考验。对比翼然、泻玉,沁芳之所以深为贾政嘉许,还在于此题名画龙点睛,充分营造了元妃与元妃省亲带给家族的极大荣耀。沁芳二字,全无溜须拍马之意,却极尽彰显元妃之于贾府的至尊之位。沁芳立意之高,含意之深,说明了宝玉用心之专、用情之切。
第二.大观园试才,更多向我们折射的是不断求知、不断创新的先进思维。
我们不能因为移用遭到弃用,就放弃根本、弃本求末。事实上,直接移用而名动天下的亭台楼宇举不胜举,如武汉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起名方正,并不影响此二楼声名远播。即便是大观园试才中,如果不是大观园有迎元妃省亲之现实功用,仅就大观园景致而言,沁芳换翼然,也绝无不妥,也许更加体现此亭之雄奇大气。
我们不能因为化用、独创得到一时之名、一时之功,就叶公好龙,不做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这样的教训举不胜举。正如,中国足球,学习各国搞职业联赛,虽得到几次亚冠,但由于基础不牢,最终应了只有潮水退去才知谁在祼泳。
第三,要时刻牢记时代使命,紧紧地把个人进步与社会进步始终相连,勇占潮头。
其实,人民大会堂起名就极具说服力。年9月9日毛主席视察即将竣工的大会堂工地。他听闻大会堂没有名字,于是他听取大家的意见,有的说叫人民宫,有的说叫人民大礼堂,还有的起中国人民大会堂。毛泽东同志说,宫有些旧了,有的字多了,这是人民的建筑,就叫人民大会堂吧。从此,人民大会堂这个闪亮的名字传遍中国。我们无论在学业、事业上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一定要站在与时俱进的高度,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与思想站位。
同样的竣工验收,同样的宏大建筑,同样的题名,毛泽东主席的题名更加灰弘,站位何其高远。愿厚积、探索、创新,成为我们每个人的时代品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