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发展 >> 正文 >> 正文

岳州关将重现历史原貌陈爱林调研上洋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3/1/15

岳阳市委副书记、城陵矶新港区党工委第一书记陈爱林(中)调研“上洋关”风貌恢复和文物保护工作。

“上洋关”风貌和现状。

红网时刻岳阳8月7日讯(记者蔡烨)8月6日,岳阳市委副书记、城陵矶新港区党工委第一书记陈爱林调研“上洋关”风貌恢复和文物保护工作。岳阳楼区委书记陈阁辉、新港区党工委书记黄俊钧等领导,以及海关、省港务集团、文广新局等相关部门单位参加。

下午四点,骄阳似火。陈爱林一行绕着“上洋关”四周查看,并爬上高高的金属瞭望台,观看关房周边的基本情况,陈爱林要求,要按照市委书记王一鸥对上洋关周边环境改造和文物保护的要求,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明确各自责任和任务,注重分工合作,迅速摸清周边建筑的权属,制订“大修、中修、小修”三套文物恢复和保护方案,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岳州关,又名城陵矶海关,俗称上洋关,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位于岳阳市岳阳楼区岳阳城陵矶客运码头东侧的山丘上。岳州关于光绪二十五年()正式开关,光绪二十七年()三座关房及附属建筑完工,原有三栋英式二层建筑呈“品”字形屹立于湖畔山头,分上、中、下三馆,上为帮办公馆,中为办公地点,下为税务司公馆。中、下两馆由于历史原因已被拆除,现仅存上馆,即上洋关。岳州关帮办公馆坐东朝西,居山丘之巅,处江湖交汇要冲,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对过往船只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极好场所。岳州关是清政府开放门户以来的第一个自开口岸,是岳阳及湖湘对外开放的历史见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场所,其西式建筑又是研究建筑发展史的宝贵实物资料。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后,参加调研的5个责任单位就各自工作任务进行对接,并确定将于月底向市委递交完善的文物恢复和保护方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