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发展 >> 正文 >> 正文

观止笔记003祭十二郎文疑点解析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3/3/28
如何治疗白癜风快 http://pf.39.net/bdfyy/bdfhl/220321/10467309.html

07

·「吾书与汝曰」「汝去年书云」

两个“书”字,是名词还是动词?答曰:名词,皆指书信也。两句理解要建立在此前提下。而人们常视此二“书”字为动词。前句语法与今天有较大差异。“与”之本义为:赐予,施予,给予。古文选本常有“与某某某书”的篇目,不是“给某某写信”,而是“写给某某的信”,“书”是名词,而“与”是动词。“与汝”作“吾书”的后置定语。此中细微之处,欲辨难言。司马迁《报任安书》有云:“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聊借一用。

08、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字典有云:谓:意料,料到。仅举宋代王谠小说《唐语林》中句子为例:“不谓严挺之乃有此儿也。”王谠何许人也?字典干嘛不举上列韩公二例?此乃“百代文宗”之笔,“祭文绝调”之句也!彼字典者,亦陋矣哉!

09、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

此段文字中有许多语气助词,其中有五个“也”字。“也”字后面的标点,有逗号、感叹号、问号三种。标点非苟下也,考之必信!

“也”字通常表示肯定的判断,其中“未可以为信也!”即是,其语气如同说“这不可能是真的!”。“何为而在吾侧也?”一句,前有“何为”后有“也”,形成较强烈的反问。另三个“也”,后书逗号,表一种假设和轻微疑问,如同今语所说“如果说是真的吧……”“若说是做了个梦吧……”“传讯也许不是真的吧?”流行的译文中没有这个“吧”字,就不能很好表现“也”字的语气,韵味就逊色了不少!

五个“也”字,三种不同的语气,还有呜呼、邪、乎、矣,众多语气词,表现出作者将信将疑,迷离恍惚,如痴如梦,如醉如狂,号啕不止,痛不欲生之情状。

10、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网上释此「业」字云:继承意。加一意字,是申明为意译,其用心亦良苦哉。虽然如此,亦与原义相差远矣!业字条,词典概未收入继承之义。当业作动词,可译为“以……为业”、“从事于”。“业其家”就是经理其家,振兴家业之意。何必舍近求远,译为继承!若祖上没有财产,无所继承,就不能“业其家”么?没有继承,则更当“业其家”,振起之而兴旺之!不是吗?

11、

·「几何不从尔而死也?」「其几何离?」

前句,网络解释为:“过不了多久就要随你死去了。”意思没错,但把疑问语式改成了陈述语式。若翻成陈述句,则是:“不随你而去的日子还能有多久呢?”原句中“几何”在句首,而译句中对应的解释“多久”,却得放在句尾,可见古今语序之不同。“其几何离?”也是如此。

古人把疑问词放在句首,类似英语的做法。又如《陋室铭》之“何陋之有?”《岳阳楼记》之“微斯人,吾谁与归?”现在我们称之为倒装,然而古人可不承认他的衣服穿颠倒了。人们常讥西人语法之怪奇,亦似乎不必。缘我祖宗也有与他们相似之行。

尚存二三疑点,留待下回分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