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发展 >> 正文 >> 正文

初唐四杰的坎坷命运上天真的会嫉妒英才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4/8/9

戏为六绝句(其二)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初唐时期,国力昌盛,人才辈出。享誉文坛的要算“初唐四杰”了,对这四位前辈,杜甫评价极高。他们少年成名,骆宾王年仅七岁就吟出《咏鹅》。也许是天妒英才,三位都坐过牢,唯一没有入狱的杨炯仕途不顺,也是英年早逝。骆宾王后来不知所踪,王勃溺水而亡,卢照邻投颖水自尽。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他们短暂的一生,没有封侯拜相,没有实现抱负和理想,却留下锦绣篇章,让后人推崇。

少年得志是一把双刃剑,王勃享受着才华带来的便利,因私藏官奴,又怕事情暴露后受牵连,思来想去干脆杀人灭口。入狱后虽然得到赦免,但丢了官职。他私杀官奴,牵连父亲王福畴,王福畴从雍州司功参军贬为交趾县令,此举也为他后来的死埋下了伏笔。公元年,王勃去交趾看望父亲,返回途中,在南海遇到风浪,一代英才就这么走了。

公元年秋天,王勃路过南昌,恰逢盛会,他大笔一挥,即兴而作,一篇流传千古的骈文诞生了。

江南三大名楼之所以名冠天下,靠的不是主体建筑、也不是秀丽风景。黄鹤楼有崔颢的诗,岳阳楼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没有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没有后来闻名遐迩的滕王阁。

骆宾王少有才名,他性格耿直,不会谄媚权贵,仕途坎坷。公元年因上书讽刺朝政,触怒武则天入狱,入狱期间他依然志存高远,一首《在狱咏蝉》表明心志,蒙冤的他并没有一蹶不振。徐敬业起兵后,他积极响应,写下了《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这篇檄文可谓是空前绝后。

历史上有个惊人巧合,凡是檄文写得好的,最后都是一败涂地。徐敬业兵败被杀后,骆宾王不知所踪,有野史说他当了和尚。

卢照邻出身范阳卢氏,他家道显赫。仕途也不顺利,因代表作《长安古意》中的“梁家画阁中天起”得罪梁王武三思入狱,出狱后又得了风疾,后不堪忍受病痛折磨,投颖水自尽。

和其他三位相比,杨炯要幸运很多,可他怀才不遇。堂哥杨神让跟随徐敬业起兵,杨神让被诛杀后,杨炯受牵连,被贬梓州。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他的边塞诗雄厚、大气,字里行间都渴望建功立业,实现抱负。可惜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少年得志的他一直徘徊在官场底层,死时年仅44岁。在他为官期间,有“酷吏”之名。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熟知的只有王勃和骆宾王。谈到杨炯,我们会想到《从军行》。提起卢照邻,便想起《长安古意》,最喜欢那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四杰”能够齐名,靠的并非是诗文,而是骈文和赋。《滕王阁序》和《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并称为“骈文双璧”。据说武则天看了骆宾王那篇骂人不带脏字的檄文,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叹为观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