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发展 >> 正文 >> 正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一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4/9/19
中科医院曝光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7.html
千古佳作《岳阳楼记》令范仲淹名扬四海,文学成就斐然,而在政治上也一度登上副宰相的高位,荣耀一时,在范仲淹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愿望,那就是重振大宋王朝的帝国雄风,在仁宗皇帝的大力支持下,范仲淹曾经倾尽全力改革弊政,并把矛头指向了当朝权贵,然而他的人生却因此遭到了沉重打击,范仲淹一生四次遭贬,受尽了屈辱和磨难,然而即便人生如此不堪他还是怀着满心的忧虑,不知悔改地屡屡犯颜进谏,矛头甚至指向了仁宗皇帝。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并非他实地到岳阳楼探访的一个游记,滕宗谅到岳州这个地方去做官,滕宗谅到岳州做官的第二年就把岳阳楼重新修好了,并且请画师画了一幅岳阳楼和洞庭湖壮丽的景象,细心周到的随函附上了一幅《洞庭秋晚图》,就这样写下了这篇《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实在庆历六年的九月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的。这个时候的范仲淹是个贬谪的官员,虽然已“处江湖之远”但是范仲淹还在“忧其民忧其君”范仲淹关心的还是天下国家和百姓,忧患意识是范仲淹政治思想的主调,也是他政治生涯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天圣的五年,也就是公元的年,这个时候宋朝建国已经67年,而且已经从“檀渊之盟”之后已经是23年没有打过大仗了,朝野上下都沉浸在一片和平的祥和气氛当中,就在这年他人生当中的一个个人生活来讲是一个打击,他母亲去世了,他母亲去世了这一年范仲淹就丁忧在家,在母亲的孝服之中但是她考虑的仍然不是个人的一心之戚,他考虑的还是这个国家,他觉得当时朝野上下这种太平得意洋洋的这种氛围实在是太令人担忧了,从皇帝到宰相到底下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很安逸享乐,不用想其他的,范仲淹觉得这是非常危险的。“朝廷无忧则苦言难入苦言难入则国听不聪”,朝廷如果没有忧患意识的话,那些发生批评意识的问题就难以被皇帝被朝廷所听从。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就让范仲淹成了一个非常积极的正直的批评者,非常善于发现问题的人,不管犯错的是谁不管涉及到谁他都会勇敢的说出来,范仲淹这个时候正是宋仁宗的时候,宋仁宗即位的时候年纪非常小,所以是刘太后当政,皇帝成年后范仲淹曾多次上书要求刘太后把权力交还给皇帝,应当尊重皇帝的存在,但刘太后掌权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而且在刘太后临死的时候还留下遗嘱,要让跟自己特别相好的杨太妃再当太后,而且要杨太后继续掌权,这一点遭到很多官员反对最终没有做到。公元年执改革之牛耳的范仲淹开始走向他的政治生涯的巅峰,为了改变当时的内政弊端外事无力人民生活困苦的现状,范仲淹在宋仁宗的授意和催促下提出十项整顿吏治的改革主张,史称“庆历新政”,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个人私利遭到他们的疯狂阻挠最终改革失败。饱经风霜的范仲淹忧劳成疾黯然退场从此走向了他的人生低谷,而岳阳楼记就是在范仲淹被贬出京出任邓州知州的任上所写的,正所谓“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范仲淹一生的写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