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发展 >> 正文 >> 正文

忧国忧民,北宋贤臣范仲淹萨培喇谈艺录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4/10/6
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一篇古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北宋贤臣范仲淹。范仲淹在文学上的成就极高,但在历史上,他更重要的身份是一位政治家。北宋的国策是重文抑武,皇帝为了掌控权力,始终都在削弱臣子的权力。为了让天下稳定,皇帝还要广开科举,给天下读书人晋身仕途的机会。这样一来,造成了极大的社会矛盾。历朝历代,官员和百姓的比例不能多也不能少。官多了,百姓负累增加;官少了,政令执行又会出现问题。在宋仁宗执政初期,科举考试的录取率是唐代的20倍。除此之外,对于贵族来讲,他们还可以靠“恩蒙”步入仕途。北宋中期,出现了官员人数失衡的状况。这样一来加重了民间百姓的负担。如果仅有内忧,还不足以动荡大宋王朝的根基,外患不断,才是让大宋皇帝最头疼的事情。从景德元年开始,大宋每年要给辽国缴纳“岁币银”。每年要白白送给辽国十万两白银和二十万匹绢,以此来换取北方边境的安宁。几十年之后,这笔“岁币银”增加到二十万两白银和三十万匹绢。内忧外患交织出现,再富庶的王朝也会滋生危机。范仲淹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力主改革,推行新政。范仲淹为人刚直,在官场上很不如意,一直到他55岁那年才有机会施展拳脚,进行变法。在宋仁宗执政的庆历年间,江淮、浙江、陕西、河北等地都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宋仁宗意识到这是亡国的征兆。于是他终于下定决心,任命范仲淹开始变法改革,历史上把这次改革称为“庆历新政”。范仲淹能够重新崛起,和他的能力有关。当时大宋和西夏开战,范仲淹在前线抗敌,扭转了局势,让宋仁宗看到了他的能力。实行新政的步骤计划被范仲淹写成了一篇文章,叫《条陈十事》。他首先对官员考核办法进行改革。限制通过“恩蒙”进入官场的贵族子弟。其次改革科举制度,控制录取率。第三,推行“均公田”,保证耕者有其田。第四,兴修水利,发展农桑。第五,招募武装力量,既能作战也能务农……范仲淹的想法很好,制定的方案也很详实,不过新政触及到贵族官僚的根本利益。随着新政的推行,对范仲淹的污蔑越来越多。当这些言语传到了宋仁宗的耳朵里,宋仁宗对他产生了怀疑。庆历新政推行仅仅两年就被废除了,此后范仲淹被撵到了陕西。了解了这段故事,再读他写的《岳阳楼记》,就知道他的伟大情怀了。面对人生的不如意,还能说出“先天下之忧而忧”,这样的贤臣太了不起了。拓展阅读是造假还是另有隐情,明代佚名画家绘《水阁消夏》历仕四朝十帝,号称“官场不倒翁”,奸臣冯道“小学”不小,清代学者对文字的研究清代乾隆年间诗坛领袖,才子袁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3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