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北视长江、南望三湘,范仲淹那篇名满天下的《岳阳楼记》着实为岳阳楼做足了广告。岳阳楼这座建在城墙之上的阅兵台,见惯了刀光剑影充满雄壮之美。更因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而闻名于世。傲立蛇山之巅的黄鹤楼,频临万里长江,气势恢宏。在其军事价值失去以后,成为历代文人骚客登临赋诗的好去处。它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长江黄金旅游线上湖南境内的唯一景点,岳阳旅游业的龙头。岳阳楼是以东汉末年”鲁肃阅军楼”为基础,一代代沿袭发展而来。唐朝以前,其功能主要作用于军事上。岳阳楼、黄鹤楼皆以军事目的而存在,美的雄伟壮观,霸气侧漏,但只有滕王阁称得上是阁这又是为何?来南昌上学的第一年我就想一睹滕王阁的真面目,找了个晴朗的天气和室友一起去看了看这千古名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腾王阁,屡毁屡建达二十八次之多。新落成的腾王阁,较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建筑更嵯峨雄壮,充分表现“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气势。投资建造了“马当神”号豪华游艇供游客畅游赣江;建造了滕王阁宾馆、贵宾宴会厅、仿古展演厅、名人字画厅等。登楼眺望,南昌景致尽收眼底。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多年来,滕五阁历经兴废28次,最后在年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阁内展示着各种江西才子的故事和他们科举考试的荣光,还有一些滕王阁的匾额。滕王阁历经战乱,修葺次数竟达28次之多。我在想历史有名气的文化古迹也不少被毁但没有修葺的,为何滕王阁屡毁屡修?我猜大概是因为它承载着人们一直挂念着的文化底蕴吧。在阁内展现着历代阁楼的模型,还有3D成像技术复原着历代的楼阁,给游客观看。一路向阁楼顶端走去,发现还有宴饮的蜡像,觥筹交错,舞姬翩翩,我忍不住模仿起来。复建了的滕王阁,烟波浩渺的时代早已过去,感觉不再。没有了课本上读它的气势磅礴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