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①,寓居②城下。晏公请掌③府学④。
范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舍⑤诇⑥之,见先寝者,诘⑦之。其人绐⑧云:“适⑨疲倦,暂⑩就枕耳。”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亦妄对,则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
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以为法。由是四方从者辐凑,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
注释
1、母忧:母亲的丧事。
2、寓居:寄居。
3、掌:管理,主持。
4、府学:府一级设立的学校。
5、斋舍:学校宿舍。
6、诇(xiòng):本义是侦察,探听,这里指察看。
7、诘(jié):责问。
8、绐(dài):欺骗。
9、适:恰巧,凑巧。
10、暂:刚刚,方才。
11、赋: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通常用来写景叙事。
12、由是:因此。
13、辐凑:车辐会聚于毂,形容人物的聚集和稠密。
14、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引申指科举考试。
译文
丞相晏殊留守南京,范仲淹处理母亲的丧事,寄居在南京城下。晏殊请范仲淹管理学校。
范仲淹经常住在学校里,训导督促学生都很有规矩,努力工作不怕辛苦,为人恭敬谨慎,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晚上给学生上课,读书、睡觉、吃饭都规定了时间。范仲淹常常暗中去宿舍察看,看到提前睡觉的学生,就责问他。这个学生撒谎说:“凑巧有些疲倦,刚刚躺下休息一会儿。”范仲淹问他睡前看的是什么书,这个学生也胡乱回答。范仲淹拿来书问他,这个学生回答不出,范仲淹就惩罚了他。
范仲淹出题目让学生写文章,一定要自己先写一篇,来了解题目的难易和应当如何立意,也让学生把它作为范文。因此,从四面八方赶来求学的人络绎不绝。后来,在科举考试和朝廷上以文学获得名声的宋朝人,大多是范仲淹教出来的。
文言知识
说“适”:“适”的本义是“往、到”,如“无所适从”。
“适”在文言文中还有以下常见释义。
1、指“正好,恰巧”。如上文中的“适疲倦,暂就枕耳”。又如“适逢其会”,意思是“恰巧碰上那个机会”。
2、指“相合,符合”。如“削足适履”。
3、指“刚才,方才”。如“适才”。
4、指“舒服,满足”。如“安适如常”,意思是“安静而舒适,像往常一样”。
5、指“女子出嫁”。如《孔雀东南飞》:“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人物故事
范仲淹,大家都很熟悉,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名篇《岳阳楼记》历来为人们所称颂,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范仲淹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博大的胸襟,对后世影响深远。
范仲淹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足迹所至,都尽力兴办学堂。
范仲淹一生孜孜于传道受业,悉心培养和选拔人才,很多后来的名臣、高士都得到过他的举荐,如富弼、张载、狄青。
名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就与范仲淹有关。
范仲淹与苏麟
范仲淹曾经镇守杭州,任职期间,手下不少人都得到了提拔或晋升。
不过有一个叫苏麟的官员,因为担任巡检,常常在外,所以一直没有得到提拔。
苏麟看着身边的同事一个个都得到了升迁,而自己却没人理睬,心中很不是滋味。苏麟想直接去找范大人,但不知道该怎么说,又害怕适得其反。
一天,苏麟终于想出了一个委婉的办法,就是写首诗去向范大人请教,然后在诗中加以暗示。于是苏麟写了一首诗并呈给范仲淹。
范仲淹看到这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会意地笑了,他完全明白苏麟的言外之意。后来,苏麟很快得到了提拔。
苏麟的这首诗,因为只写了两句,所以称为“断句”。这两句诗写得很含蓄,它借自然景色来比喻因靠近某种事物而获得优先的机会。以范仲淹的学识,自然明白苏麟的言外之意。
这两句诗后来流传开了,“易为春”后来常写为“易逢春”、“早逢春”。
还演化出成语“近水楼台”,不过却有了贬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
出处
南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