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的岳阳楼,与洞庭湖一起,享誉天下。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这一水一楼联袂出场,气吞山河,傲视天下。
可以这样说:是洞庭湖的水,涵养了岳阳楼的楼;是岳阳楼的楼,点亮了洞庭湖的水。
相得益彰的,不单单是这一湖一楼,还有众多千古流芳的诗文。
范仲淹《岳阳楼记》是名垂千古的散文,杜甫的《登岳阳楼》亦是唐诗的扛鼎之作。
这些千古流芳的诗文,既给岳阳楼增色,也给洞庭湖添彩。
在欣赏完洞庭湖的经典古诗之后(见王家无限《令人陶醉的十首洞庭湖之诗》),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十首歌咏岳阳楼的传世经典诗篇。
(1)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简评:这首咏岳阳楼的诗,是杜甫五律名篇,亦是唐诗五律扛鼎之作,甚至有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这首沉郁顿挫、气象宏大的诗,与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构成经典组合,让岳阳楼扬名天下。
(2)送韩渎殿院出守岳阳
(宋)范仲淹
仕宦自飘然,君恩岂欲偏。
才归剑门道,忽上洞庭船。
坠絮伤春目,春涛废夜眠。
岳阳楼上月,清赏浩无边。
●简评: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脍炙人口,他的这首诗也是视野开阔、气象万千。结尾“岳阳楼上月,清赏浩无边”一句,目光如炬,胸臆开张,不愧为写岳阳楼的名句。
(3)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一
(宋)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简评:这首诗写黄庭坚遇赦归来雨中登岳阳楼的感受。其中“未到江南先一笑”一句,真切地道出了黄庭坚劫后重生的欣喜之情。读之,如笑声在耳畔,甚是传情。
(4)岳阳楼
(唐)元稹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简评:太阳挂在岳阳楼的窗口,高楼的影子横卧于洞庭湖中,美极了。末句“满棂湖水人西江”,更是说湖水从窗子泻下,直奔远处的长江,炫极了。
(5)岳阳楼
(唐)李商隐
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
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
●简评: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商隐说,何以解愁,上岳阳楼。
(6)寄岳州孙屯田
(宋)梅尧臣
从来洞庭好,都在岳阳楼。
明月一千里,寒光三万秋。
年华有时尽,风物不知休。
太守怜予句,应如沈隐侯。
●简评:洞庭湖之美,美在哪儿?梅尧臣说,美在岳阳楼。那“明月一千里,寒光三万秋”的美景,与李贺的“洞庭明月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可谓异曲同工。
(7)岳阳即事
(唐)张乔
远色岳阳楼,湘帆数片愁。
竹风山上路,沙月水中洲。
力学桑田废,思归鬓发秋。
功名如不立,岂易狎汀鸥。
●简评:“远色岳阳楼,湘帆数片愁”一句,是远镜头勾勒洞庭湖与岳阳楼的美景,如水墨画笔法的“染”。“竹风山上路,沙月水中洲”一句,是拉近镜头特写两处景点,如水墨画笔法的“点”。一染一点,味道全出。
(8)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其一
(宋)方回
妙年刚谓世无愁,汗漫猖狂万里游。
梦里讲经天竺国,醉中横笛岳阳楼。
散花女已无踪矣,老树精今尚在不。
咋舌噬脐更摇手,颜瓢曾瑟外何求。
●简评:“梦里讲经天竺国,醉中横笛岳阳楼”是不可多得的一联妙语。
(9)岳阳楼
(明)高濲
巴陵城上岳阳楼,楼外长江日夜流。
残雨数峰衡岳晓,暮云孤树洞庭秋。
仙人夜奏沙边笛,估客春移树杪舟。
十二危阑闲极目,满汀杨柳不胜愁。
●简评:城上有楼,楼外有江。远处有山,山上有雨。湖上有云,水天一色。尤其是“残雨数峰衡岳晓,暮云孤树洞庭秋”一联,写景如画,妙趣横生。
(10)留别贾舍人至二首其一
(唐)李白
大梁白云起,飘飖来南洲。
裴回苍梧野,十见罗浮秋。
鳌山海倾,四溟扬洪流。
意欲托孤凤,从之摩天游。
凤苦道路难,翱翔还昆丘。
不肯衔我去,哀鸣惭不周。
远客谢主人,明珠难暗投。
拂拭倚天剑,西登岳阳楼。
长啸万里风,扫清胸中忧。
谁念刘越石,化为绕指柔。
●简评:这是李白写给好友贾至的留别诗,其中“拂拭倚天剑,西登岳阳楼”一句,充满豪气;“谁念刘越石,化为绕指柔”一句,充满柔情。一刚一柔,亦刚亦柔,刚柔相济,友情长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