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图片 >> 正文 >> 正文

范仲淹未去过岳阳,为何在岳阳楼记中,能将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2/10/28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家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导语:范仲淹未去过岳阳,为何在岳阳楼记中,能将四周景物写得如此详尽

现在说起第一大淡水湖是鄱阳湖,而实际上以前,洞庭湖的大小丝毫不弱于鄱阳湖,也就是在最近一百年光景,洞庭湖面积缩小了一大半。洞庭湖古时候称为云梦、云梦泽,这名字既霸气又有诗意,作为数得着的大湖,洞庭湖一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而岳阳呢,今天洞庭湖,大约有一半的水域面积属于岳阳,所以岳阳算得上洞庭湖畔最重要的城市了。

岳阳楼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就一直在今岳阳城内,洞庭湖畔修建楼宇,唐代各大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李商隐等等皆写过洞庭湖岳阳楼的诗句。经过这些大文豪的赞颂渲染,洞庭湖、岳阳楼不单单是一湖一景那么简单了,而是成为一种文化象征。

范仲淹是北宋早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死后谥号文正,追封楚国公,可以说是极高的荣誉了。范仲淹生前曾经在多地为官,最高做到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在这个位置上,他力推改革,对后世王安石变法产生积极影响。不过很可惜,范仲淹改革失败,后来被调到邓州,就是在那里,他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关于范仲淹去没去过岳阳楼,看没看过洞庭湖,这点很难讲清楚,不过在写这篇佳作的时候,范仲淹已经五十多岁了,饱经沧桑,世事洞明,看没看过洞庭湖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心里有想法有抱负,他要借这篇文章表达出来。看一下范仲淹生平履历,就算他没看过洞庭湖和岳阳楼,他也早早见识过大湖大海。

早年范仲淹曾经在泰州为官,当地海堤年久失修,多处溃决,范仲淹主持重修捍海堰,后世称范公堤。在泰州,范仲淹一定领略过大海的波澜壮阔,对于大的水景肯定有印象。后来范仲淹到苏州为官,苏州比邻太湖,这是跟洞庭湖齐名的大湖,太湖素有无风三尺浪的说法,如果遇到天气肆虐,风雨大作的时候,太湖有何景象范仲淹不会不记得。

有了这些年的经历基础,再加上文人的想象力,要范仲淹描绘任何一处水景都没有难度吧。不过《岳阳楼记》写景虽妙,更妙的却是它寄托的情怀和表达的思想。范仲淹一生刚正不阿,敢于直言,曾经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而仗义执言,进而接连遭受打击,受到贬谪。范仲淹丝毫没有屈服,甚至还留下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名言,刚直个性可见一斑。

更值得称道的是范仲淹并不是一个文弱的文人,宋朝时期,周边一直不安定,当时西夏崛起,元昊称帝,对大宋虎视眈眈,范仲淹临危授命,戍边西北,范仲淹制兵领兵很有一套,军队训练有素,又懂得跟其他少数民族搞好关系,戍边五年,元昊始终没有掀起大的风浪,最后向大宋称臣。

正是因为范仲淹在西北的卓越表现,才有了后来他回京主持新政的机会,新政难免会侵害一部分当权者的利益,最后的结果以失败告终,范仲淹无奈被降邓州。这时候范仲淹年纪已经很大了,一辈子大起大落都经历过了,所以才有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大智慧的思想。尽管仕途不如意,范仲淹更在意的却是天下苍生,洞庭湖上的风云变幻既像是人生的起起伏伏,又像是整个天下的兴衰荣辱,范仲淹胸怀天下,自然可以写出这样气势磅礴的文章来。

对此各位读友们觉得呢?如果觉得小编说的有道理,麻烦动动手指点个赞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