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学习诗歌内容,解读诗歌含义,领悟诗词开阔苍凉的意境,体会作者慷慨悲壮的情怀。
3、积累诗句,背诵全文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诗歌内容,理解诗句内涵,体悟意境与情感,并学习引用典故的表现手法,有感情有意境地描述画面并阐述清楚作者的感情。
难点:体悟作者传达出的边关将士们既思乡念家又难忘守土报国的情怀与心声。
教学方法
诵读法、体悟法、描写叙述法、点拨启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
1、作者及背景介绍:范仲淹,《岳阳楼记》作者,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庆历三年),镇守西北边疆,深为西夏所惮服,称其为“腹有数万甲兵。”其在地方治政、守边皆有成绩,更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传承千古。
图片来自网络2、题解与体裁:“渔家傲”,词牌名;“秋思”,题目,秋天的思念。题目传达出本诗的主要情感。体裁:词。
二、学
(一)、朗读,读熟诗歌
1、掌握下列生字词
嶂、燕然、勒、羌管、寐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注意朗读节奏
操作:集体朗读,纠正字音
指名朗读:体悟感情,指导朗诵特点
(二)、理解诗意,解读句子,体会感情
1、上阕:描绘了边疆特有的哪些风光?
①提示:可从声音、景致、画面、意境等方面着手把握
明确:边塞风光:
“衡阳雁去无留意”:寒冷、荒凉
“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声、号角声,凄凉。(边声:大风、羌笛、马嘶的声音。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马声中有惆怅哀怨的情感在其内。)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重山、落日、孤城、长烟:廖廓、苍劲、悲凉。(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挺拔苍劲的孤烟是边关将士坚韧不拔英雄气概的体现。)
小结:边疆的风光:挺拔、苍劲、寂寥、雄阔但也悲壮、凄凉。
板书:意境:苍凉开阔
特点:“异”
图片来自网络②品词:“异”字,你如何理解?
明确:“异”,边疆风光风格迥异于中原的家乡,气候寒冷,地理偏僻、荒凉。没有热闹的街市,没有相识的亲人,孤寂苍凉。能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风景,仅只是与驻防相关的马嘶、号角、大风和羌笛,还有一望无际的崇山峻岭。战事吃紧时,连城门都是紧闭。廖廓的天地,寂寥的军营,紧张的战事,这就是边疆特有的风光。“异”字统领了全诗之景。
2、下阕: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①“燕然未勒”和“将军白发”两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明确:
“燕然未勒”,修辞——用典,东汉窦宪登燕然山刻石勒功的典故,表达功业未立,不能归家的惆怅,也表现边疆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英雄气概。
“将军白发”,修辞——互文,指征边将士戍边时间长,暗指战事不利,战局拉长,熬白了将军的白发,也使征夫泪眼蹒跚,有家难归,有志难酬。与“燕然未勒”前后呼应,表达忧国思乡之情。
②“浊酒一杯”和“羌管悠悠”,都传达了什么感情?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浊酒一杯”和“羌管悠悠”,都传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借助具体的景物、事物来传达感情。
“浊酒一杯”,这是借酒浇愁,思乡之情不但没有在酒中消融,反而变得更加强烈。“羌管悠悠”,乐声悠扬,缠绵悱恻,这是思乡之曲,与满地的寒霜交织在一起,于寂静、清冷的夜晚,更加泛滥起浓浓的思乡之情。两句诗含蓄隽永,惹人情思。
小结:板书:
功业未立,壮志难酬;
有家难归,忧国思乡。
(三)、品味细节,体悟深意:
1、边疆的风光苍凉开阔,请你用富有诗意的文字描述“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展现的画面。
明确:边疆的风光,苍茫壮阔,也悲凉、凄婉,是边关将士们寂寥情怀的体现,也是英雄气概的表达。在句子的描写中要注意体现这种情感。
描述画面:辽阔荒远的边疆,听不见热闹而繁华的街市声,只有号角响起的时候,连着呼呼的大风声,是不断扬起的战马嘶鸣声,一座落日余晖中的孤城,屹立在崇山峻岭中,城门紧闭,唯有一缕烽烟挺拔至上。
2、“闭”之一字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明确:“闭”之一字,让我想到了战火烽烟紧闭的城门。是战争局势紧张的体现。一般情况下,局势有利的时候,应该是城门大开追歼敌人;而战事不利的时候,却只能紧闭城门,固守城池,不敢迎敌追击。所以,这“闭”之一字应该暗示了战局的不利,有打持久战的意图,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图片来自网络三、作业练习(拓展延伸):
元、名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在内容与情感上有哪些异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