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属于沿江省份,但临江地区全部都在湖南最北部的岳阳境内,所以岳阳作为湖南的北大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素有“湘北门户”之称。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在洞庭湖畔修建巴丘古城,并在巴陵山上修筑了用于操练水兵点校军队的阅军台,这就是历史上有关岳阳城及岳阳楼最早的记述。
公元年,南朝宋文学家颜延之路过巴陵,作诗中有“清氛霁岳阳”之句,“岳阳”之名首见于诗文。公元年,唐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扩建阅军楼,取名南楼,常邀请文人墨客登楼赋诗,其中不乏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唐朝名家。公元年,李白遇大赦途经岳阳时,作诗中有名句“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自此“岳阳楼”之名开始声名鹊起。
而真正让岳阳楼名扬天下家喻户晓的是范仲淹所做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短而精湛,字字珠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成为经典传世佳句,使得岳阳楼这座千年古楼阁以文传,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
岳阳楼宋朝模型而写出《岳阳楼记》这篇不朽著作的范仲淹其实并未登临过岳阳楼,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文中开篇即说明,“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从这段可以看出范仲淹是受滕子京所托为重修的岳阳楼作文以记之,并不是范仲淹亲自登上岳阳楼之后的由感而发。
公元年(北宋庆历四年)春天,范仲淹的好友滕子京被贬岳州,于第二年重修岳阳楼,滕子京想邀请一位德高望重之人为此楼写一篇记文以使此楼能流芳百世,于是他想到了他的好友范仲淹,只可惜当年范仲淹也被贬到河南邓州,不能前来岳阳,于是滕子京请当地画师米芾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并配上自己的《求记书》,令人快马加鞭送到河南,范仲淹果然不负所托,执笔写下这篇传世佳作《岳阳楼记》。但范仲淹并没有看到此楼的真实样貌,所以《岳阳楼记》通篇没有提到岳阳楼本身,而是全部都在写登楼之后看到的景象,范仲淹本是苏州人,对湖景并不陌生,又根据《洞庭秋晚图》上所绘的景色,写出了洞庭湖上“淫雨霏霏”和“春和景明”两种不同气象下的壮观景象,仿佛身临其境一般。更主要是要借景抒情以明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此来激励自己也激励同为被贬的好友滕子京。
历史上岳阳楼经历了唐宋元明清五朝的数次重建和大修,最后一次重建的时间为公元年(清光绪六年),由时任岳州知府张德容主持,这次重建将楼址向东平移了近20米,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均对这次重建的岳阳楼进行过多次维修。
年,国务院拨专款对岳阳楼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落架大修,历时十个月,保存了清时期岳阳楼55%以上构件原物。同时还修建了南极潇湘、北通巫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四座牌坊,翻新了怀甫亭、三醉亭、仙梅亭等三处古迹。年至年又对岳阳楼景区进行了扩建,面积由原来的70多亩增加到多亩。新增了南城门、城墙、双公祠、五朝楼观等景点。年,岳阳楼—君山岛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岳阳楼景区岳阳楼景区南大门为售票处,门楣上悬挂金匾“巴陵滕状”,出自《岳阳楼记》中“予观夫巴陵胜状,”门口两侧对联“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为明代诗人魏允贞所写《岳阳楼》中的名句。
南门口“巴陵滕状”从南门进入,首先看到的是五朝楼观景区,五朝楼观是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岳阳楼的微缩模型,模型上匾额均为五朝大书法家所书,唐代为颜真卿所书,宋代为米芾所书,元代为赵孟所书,明代为董其昌所书,清代为康熙皇帝所书。五座阁楼全部由青铜铸成,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模型建筑群。五朝楼观工艺精美,各具特色,极具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五朝楼观景区走过五朝楼观就来到了双公祠,双公祠是为纪念范仲淹和滕子京两位先贤而建,门额“双公祠”三字由范仲淹第二十八代后人范敬宜题写,祠内有两个陈列厅,分别为“岳阳天下楼”和“双公忧乐情”,主要是向人们展示岳阳楼的历史沿革过程以及范仲淹和滕子京两位先贤对岳阳楼所做的贡献。
范仲淹和滕子京塑像双公祠旁边是新碑廊,新碑廊长米,呈北斗七星状,分为领袖碑区、古代名家碑区、当代名家碑区、岳阳楼记碑区,共嵌石碑80余方,这些碑刻主要记述了岳阳楼的历史以及历代名人的诗作,感受历史,品味艺术。
新碑廊走过新碑廊来到岳阳楼,岳阳楼南北对应各有一个牌楼,南为“南极潇湘”,北为“北通巫峡”,均出自《岳阳楼记》。
南极潇湘牌楼岳阳楼两侧各有一小亭,与岳阳楼成品字形排列,南侧为仙梅亭,建于明崇祯年间,呈六边形,纯木结构,翘角飞檐,上盖绿色琉璃瓦,非常小巧别致。北侧为三醉亭,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因仙人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传说而得名,三醉亭为仿宋建筑,纯木结构,红柱碧瓦,华丽精美。
三醉亭岳阳楼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相比于其他两座名楼,岳阳楼要矮许多,只有三层,总楼高21.35米。但其他两座名楼都是后来根据清朝蓝本重建而成,而岳阳楼是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址、原貌、全木结构的古代建筑,更有其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
岳阳楼岳阳楼为纯木结构,整座建筑没用一钉一铆,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不仅结构牢固而且外形精美,显示出中国古典建筑独特的风格魅力。
岳阳楼主要承重的构建为4根楠木,从一楼直抵三楼,被称为“通天柱”,除这4根通天柱外,还有12根廊柱和32根檐柱,这些支撑柱的个数都是4的倍数,四根楠木代表四季,12根廊柱象征一年12个月。这些木柱完美结合,又彼此牵制,使整个建筑更加坚固。
岳阳楼翘脚飞檐全部采用斗拱形式,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特有的结构,是中国古建筑中顶天立地之灵魂所在,斗拱的基本功能就是对挑出的屋檐进行承托,使得屋檐能伸出很远,极具美学价值。岳阳楼的斗拱结构更为复杂,工艺更为精美,几非人力所能为,传说为鲁班亲手所造,一楼翘首为凤,二楼翘首为龙,三楼翘首为祥云,龙上凤下,龙凤呈祥。
岳阳楼的楼顶为“如意斗拱”层叠相衬托举而成的盔顶式构造,楼顶远看像古代将军巨大的头盔,这种拱而复翘的顶式结构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岳阳楼坐东朝西,俯瞰洞庭,遥望君山。楼高三层,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一楼正堂中央悬挂着紫檀木雕屏的《岳阳楼记》,这幅很精美的《岳阳楼记》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赝品。
当年滕子京收到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后邀请了著名的大书法家苏舜钦和金石名家邵竦进行书写和篆刻,滕子京修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丹和邵竦雕屏被合称为“巴陵四绝”,在北宋时期即名扬天下。不过很可惜,当年滕子京修的岳阳楼和那块四绝匾被毁于宋神宗年间的一场大火。
清乾隆初年,湖南岳州知府黄凝道对岳阳楼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他听说著名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此时正好途经岳州,便想方设法请张照重新写了一篇《岳阳楼记》,由于乾隆皇帝非常推崇张照的书法,认为他是王羲之之后第一人,所以当乾隆皇帝听说此事后,便御赐了十二块紫檀木将张照的书法雕刻于其上置于岳阳楼中。此雕屏也因文章、书法、刻工、木料全属珍品,被称“四绝”,十分珍贵。
张照用四种字体所写《岳阳楼记》清道光年间,岳阳一知县看中了岳阳楼上的《岳阳楼记》雕屏,便请艺雕高手仿制雕屏并偷梁换柱,其在逃跑途中船遇不测,雕屏全部沉入水底。后湖水干浅被一渔民全部打捞上来,当地一文士花三年时间临摹修补,这幅真迹才又得以重现世间。现在这幅真迹就在岳阳楼的二楼,一楼的虽然是知县当年仿造的赝品,但也有多年的历史。两副雕屏一真一假正像一张功罪表,昭示着子孙后代!
三楼正中悬挂着毛泽东手书杜甫所作的《登岳阳楼》木刻雕屏,“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定,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毛泽东将其中“病”改为“去”。雕屏两侧是大诗人李白的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三楼外悬挂的“岳阳楼”横匾是由郭沫若手书。可见岳阳楼上全是珍品。
毛泽东手书《登岳阳楼》在三楼凭窗远眺,八百里洞庭一览无余,“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湖面烟波浩淼,远处水天相接,真可谓“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遥望洞庭湖从岳阳楼向北坐落着小乔墓和吕仙祠,小乔墓照壁上刻有苏轼手迹: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吕仙祠供奉的是唐代道教全真派祖师吕洞宾,吕洞宾曾在岳阳留下“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苏轼手迹“小乔初嫁了”岳阳楼正西是岳阳门,岳阳门是岳阳的古城西门,始建于三国时期,现存的岳阳门是清朝乾隆四十年时重修的,上面的“岳阳门”三个大字由当时的岳阳知府黄凝道所题。距今也有多年的历史。
岳阳门穿过岳阳门下石阶到城墙边,这有点将台遗址和怀甫亭,怀甫亭是纪念诗人杜甫而建,亭中竖有石碑一块,正面刻着杜甫的画像和《登岳阳楼》诗,背面刻着他的生平事迹。北面檐下悬挂着由朱德题写的“怀甫亭”的樟木匾额,西亭柱上挂着一副对联: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
怀甫亭至此岳阳楼景区的全部景点游览完毕,本来怀着一颗崇敬之心,因《岳阳楼记》而来,但游览完之后心头更加震撼,被岳阳楼这座千年古楼凝聚的古人智慧所震撼,被无数骚人墨客留下的诗篇佳作所震撼,被前赴后继重建岳阳楼的精神所震撼,被岳阳楼里的名家真迹匾额典藏所震撼。虽然岳阳楼并不高大,但却凝聚历史的厚重,经沧桑,历千年,稳稳地矗立在洞庭湖畔。愿岳阳楼更美,洞庭水更清,仍能将“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赞誉延续下去。
洞庭湖夕阳美景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