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优势 >> 正文 >> 正文

如何巧妙运用中教云数字教材,培养学生的语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2/10/21

随着数字教材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利用数字教材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持续营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氛围,成为了各学科教师们研究的主要方向。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教师如何利用数字教材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则是绝大多数语文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对此,我们给出以下方法,供大家参考。

1

创设教学情境

提高学生鉴赏与创造能力

相对于纸质教材,数字教材拥有更丰富的课程同步资源及课外拓展资源,这些资源有助于学生实现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数字教材中丰富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资源,为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提供了多样的内容,尤其是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意境较为困难。一张图片,一首音乐,一段视频……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内容,轻松地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让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与学生生活时代相距甚远的篇章时,教师可以运用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中的资源,创设适切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一般地感受那个时代。并结合古诗文的教学要求,让学生想象自己回到了古人的生活环境,在情境中理解和感悟古人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想象作者所在之境,体会古诗文的意境和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善用数字资源

增强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能力

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中有丰富的音视频资源,也有众多的教学设计及资源。教师要用好这些数字资源,拓展课外知识,丰富学生阅读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生平和文章的写作背景,通过知识浸润和熏陶,加强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胸怀天下,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

例如,《出师表》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精神、《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让学生将这些相关内容结合学习、对比阅读,在大量的感知、诵读、表达下,隐性情感教育便逐渐显性化。

善用数字教材和云平台提供的优质资源,将相关资源组合呈现,能够给学生更丰富、更多样、更直观的印象,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这些历史人物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和开阔的胸襟,并将这些积极、爱国、胸怀天下的气度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心中,从而有效落实语文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

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提升学生语言运用及表达素养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课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或将二者结合起来。对于需要反复诵读深入感知的文章,可先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读课文,之后,在学生深入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如教学《蒹葭》时,首先设计了“初读·品韵味”活动,让学生听数字教材上的朗读音频,边听边在纸质教材上画出节奏和重音,感知诗歌基调和主人公的感情,然后学生自由读,把握基调和诗歌感情指名配乐朗读,正音,接着教师配乐范读,再请学生配乐读,让学生深入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其次,在“再读·感诗意”活动时,让学生用诗意的语言翻译诗句,男女生比赛读诗。学生先自己翻译,接着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诗意,指名学生翻译,其他学生评价并补充,最后全班齐读数字教材上的翻译,深化对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的感知。

4

巧用交互方式及设问

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应用数字教材开展交互活动,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进行思考讨论、质疑问难,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在多种情境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表达能力。语文课堂上,有疑才有问,问题设置一般分为“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让他们带着问题感悟、理解、表达,在深度思考和创意表达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意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素养。

例如,教学《蒹葭》“赏读·寻美点”时,教师设计问题:“通过赏读,你们认为《蒹葭》美在何处?”让学生自选角度进行赏析蒹葭之美。学生先结合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之后再在小组中互相交流,最后分小组上讲台向大家分享自己的赏析。这时,利用数字教材的画笔功能,学生可以在屏幕中展示他们提前在数字教材做的圈点进行讲解,回答其他同学的质疑,进行补充讲解。这既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新时代语文教学的重要要求。这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数字教材,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