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的一本书,叫《悉达多》,其中的一句话道出了全书的核心:
“大多数人,仿佛一片落叶,在空中翻滚、飘摇,最后踉跄着归于尘土。有的人,极少数,如同天际之星,沿着固定的轨迹运行。没有风能动摇他,他内心自有律法和轨道。”
图片来自网络我们的社会一直在宣传榜样的力量。你有榜样吗?你最想成为的那个人是谁?
我最想成为的那个人,就是内心自有律法和轨道,兼具慈悲与智慧的觉者。
比如范仲淹。他的一首《岳阳楼记》,留下千古名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样超然物外、心怀众生的胸怀和气概,不正是觉者所为吗?
再比如六祖惠能。
相传禅宗五祖弘忍为了传授衣钵,命弟子们各作一偈来考察他们的道行。
大弟子神秀作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五祖认为他还没开悟。
而资历稍浅的惠能作一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悟见了本性,后来接过五祖的衣钵,成为了禅宗六祖。六祖的故事告诉我们,觉悟不在于修行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对世事的洞悉和体会。
图片来自网络再说说我们身边的例子。
年,袁隆平院士发现了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经过观察、取证、试验和推理,确定它是天然杂交水稻。随后经过十几年刻苦的研究试验,积累数据,总结经验教训,终于攻克了难关,使杂交水稻的研究获得全面成功,为水稻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在袁隆平院士的率领下,我国先后于年、年和年实现了超级稻亩产公斤、公斤和公斤的三期目标,而亩产公斤的第四期目标也于年实现历史性突破。
袁老坚信水稻可以杂交培育,他内心自有的律法指引着他观察思考、探索钻研。如果没有他对杂交水稻的坚定信念,如今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恐怕很难得到妥善解决,而没有温饱,社会的发展根本无从谈起。
图片来自网络这样的觉者还有很多,他们是全人类的榜样。而榜样,不是个人崇拜,更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将榜样的所思、所悟、所为、所不为,作为自己最高的行为准则,将榜样的力量融入日常生活中,然后,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人。
本文是无为君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