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7日,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所托,为重修的岳阳楼写下千古流传的《岳阳楼记》,气势磅礴,忧国忧民,气度非凡。
随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句声名远扬,成为千古名句的时候,岳阳楼的名声也传遍了大江南北。
现在的岳阳楼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着原貌木质结构的古建筑,有着仅存的盔顶结构,已然成了湖南的标志!
01历史上的岳阳楼
早在三国时期,岳阳就因沃野连绵,鱼丰米足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周瑜以此处为根据地,据守江陵,屯兵储备粮草。
周瑜死后,鲁肃接下重担,在洞庭湖与长江的咽喉之地,修建起了一座训练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这便是岳阳楼的前身。
登临此楼后,湖中的一帆一波尽收眼底,洞庭湖美景一览无余,因为观景位置绝佳,“阅军楼”在和平年代也成了文人骚客聚会赋诗的绝佳场所。
从南北朝时期,颜延之留下第一首咏岳阳楼的诗句后,岳阳楼便与诗结缘,名字也因诗而传,因诗而著。
02滕子京、范仲淹与岳阳楼
虽然从古至今,吟咏岳阳楼的诗句不断,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得属《岳阳楼记》。
年,滕子京被贬至岳州任职,勤政为民,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便让百姓安居乐业,收获了当地广泛的好评。
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后,滕子京决意要让世人见识下这壮阔景象,为此起了重修岳阳楼的念头。
在岳阳楼建好之后,滕子京特意请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又修书一封给了好朋友范仲淹。
所以令人称奇的是范仲淹从未到过岳阳楼,仅凭图画就留下了令后世千万人神往的“洞庭美景”,不得不令人赞叹啊!
范仲淹对岳阳楼的吟诵,将岳阳楼推上了高潮,自此,楼以文名、文以楼传,文楼共重于天下,此后吸引了无数作家留下绚丽诗篇。
03如今的岳阳楼
在余年的历史中,岳阳楼屡次遭到毁灭,又屡次重修,现在的岳阳楼是在年岳阳楼的基础上整修而来。
岳阳楼是纯木结构,整栋楼里没有一颗钉子,如此宏伟的建筑紧靠木质构件紧密相连,还能在千年来经受住岁月的侵蚀。
岳阳楼以其工艺精湛的斗拱结构而闻名,三层的飞檐形成了一种张扬之势,悬挂于天空之中。
除主楼外,周围还建有仙梅亭、三醉亭和怀甫亭等辅亭,各具特色,极富建筑价值。
从岳阳楼遥望洞庭湖,湖中美景尽收眼底;若乘舟于洞庭湖中,仰望岳阳楼,高楼恰似彩帐挂于云天,富丽堂皇。
岳阳楼如今是江南三大楼中唯一保持了原貌的古建筑,爱好旅游和古建筑的人不可错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