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介绍 >> 正文 >> 正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5/5/2
岳阳楼作为中国四大名楼之一,早已是名声在外。再加上中学时课本中还收录了范仲淹的那一篇《岳阳楼记》,所以到了岳阳,若是不能亲眼所见古人书中所写“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巴陵盛状,终归是有点遗憾的。只是说来惭愧,虽然自己平时总是嚷嚷着要游遍祖国的山川大河,看尽世间所有的精妙建筑,可是身为一个湖南人,去岳阳楼,却是最近才有的事。到岳阳的那天其实天气算不得太好,漫天的霪雨霏霏。这样的天气,其实并不是出游的最好时节,只是好在天气还算凉爽,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因为是自家开车去的,所以只能将车停在了洞庭湖边的巴陵广场上。然后,便看到了“后羿射巴蛇”的巨型雕塑。若不是岳阳本地人,其实很难理解这座雕塑说的到底是个怎样的故事。毕竟在雕塑旁边,并没有什么告示牌来对此进行讲解或诠释。只是读过《岳阳楼记》的朋友大抵都知道,岳阳古称巴陵郡。而“巴陵郡”的由来,便是因为古时后羿奉黄帝命在此斩杀巴蛇并建埋葬巴蛇之陵寝而得名。当然,这个故事,也不过是在岳阳范围内小规模的流传,对于大部分对外地来的游客来说,却是不大清楚的。毕竟关于后羿流传最广的故事,大抵还是射日和为妻子嫦娥向西王母求取长生药。而“后羿斩巴蛇”的故事,最早的文字记载,则是出自于《山海经》。《山海经·海南内经》中曾云:“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至于后世俗语“人心不足蛇吞象”中那能吞象的贪吃蛇,其实最初指的,便是巴蛇。而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巴蛇从四川巴东下长江,最后选择了洞庭湖作为它的栖居之所。只是巴蛇性格乖戾暴躁,栖居洞庭时可谓是兴风作浪无恶不作,不仅吃杀了很多动物还时不时的侵扰百姓。所以到最后,因为巴蛇在人间造成恐慌,于是黄帝便派后羿将其射杀于洞庭。当然,岳阳楼真正闻名于世,还是因为范仲淹。庆历五年,范仲淹为应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邀所作岳阳楼记,自此之后,岳阳楼便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纵然岳阳楼的初建,原是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为检阅水军所建。而范仲淹当年所吟咏的岳阳楼,也早已不是鲁肃当年所建的“阅军楼”,而是几经战乱和火灾之后重建的岳阳楼。只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岳阳楼,却也早已不是当年范仲淹吟咏过的岳阳楼了。如今的岳阳楼,已是建国后重建的新式建筑了。毕竟岳阳楼属于纯木结构,又是稀有的“三无建筑”(无地基,无铁钉,无大梁),所以因着兵燹、水患、雷击、火烧、蚁害或城垣坼裂导致数次重建,也实在是意料中事了。只是好在岳阳楼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其文学意义也是远胜于历史价值的。下了岳阳楼,便能瞧见小乔墓了。说起小乔,便让人总忍不住想起杜牧的《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就连民间野史中,也有曹操发动赤壁之战原是为了霸占大小乔的说法。可历史真相究竟如何,却是无人知晓了。而且若是刨根究底起来,小乔是否真的葬于岳阳当地,恐怕也没人能打包票。虽然周瑜盛年亡于巴丘,也就是如今的岳阳一带,只是古人向来讲究落叶归根,魂归故里,所以周瑜死后,自然也是要回归乡土的。而且如今的安徽庐江县内,还有周瑜墓。至于小乔,周瑜死后,其实史书中就已经没有明确记载了。只是与其说小乔一个人孤身葬于岳阳,我倒更宁愿相信,小乔在周瑜死后,便扶灵回了故土,之后更是一直住守庐江,直至去世。毕竟乱世本就人命如草芥,失了丈夫的女子生存便愈加的艰难。更何况小乔又是倾世佳人,虎视眈眈想要一亲美人芳泽的野心浪子更是数不胜数。与其留在江东军中,倒不如重归故里,毕竟小乔亦是庐江人氏。回了故土,周边都是熟识的乡邻和风物,总比在外面做无根的浮萍要来得好。再往前走,便是五朝观楼景和纪念范仲淹和滕子京两位先贤而修建的双公祠了。至于五朝观楼景最大的看点就是以青铜微缩铸造的形式重现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风格各异的岳阳楼,而且各楼均是以历代流传下来的岳阳楼图纸为基础,参照相关朝代建筑商的符号精心设计的。至于双公祠,则是为了纪念范仲淹和滕子京两位先贤而特意修建的。虽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可谓是字字珠玑,可是范仲淹本人,其实却并未真正来过岳阳。当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州,因怜惜岳阳山水秀异,上任第二年便开始重修岳阳楼。而岳阳楼修好后,滕子京又请人特意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连同着就是这幅画和他的求记书一块寄给远在河南邓州戍边的范仲淹,邀范公为修葺一新的岳阳楼作记。至于范仲淹,则在收到好友来信之后仔细研究了那幅洞庭晚秋图,之后大笔一挥,便写出了千古雄文《岳阳楼记》。时至今日,双公祠内还摆放着见证范公和滕公千载友谊的铜铸坐像和铜板雕刻的《洞庭晚秋图》。只是岳阳有的,不仅仅单是岳阳楼。记得李白曾有诗云:“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只单这寥寥十余字,便囊括了洞庭湖和君山岛。洞庭湖,自古文人骚客吟咏甚多,就连诗圣杜甫,也是辞世于岳阳洞庭湖上的一叶扁舟内。而君山岛,除开有娥皇女英寻夫至此泪洒湘竹的传说,还有唐传奇中柳毅替龙女三娘传书最终两人结成伉俪的故事。至于宋以前,洞庭湖更是道教的天下,以至于岳阳境内至今还流传着吕洞宾为度人成仙还曾三醉岳阳楼的野史逸闻。所以行走在洞庭湖畔,虽然因着烟雨朦胧看不见“衔远山,吞长江”的巴陵胜状,可单是洞庭湖上那吹得浩浩汤汤的风,便让人觉得,怕就早已蕴含了岳州古城千年的韵致,见惯了从古至今洞庭湖上所有的爱恨情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