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之遮盖笔 https://m.39.net/pf/a_4613542.html范仲淹没到过岳阳楼却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那么,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没到过岳阳楼呢?从文本《岳阳楼记》中可以看出,范仲淹是受了好朋友滕子京的嘱托才写作《岳阳楼记》的。不但开头进行了大量的泛化描写,就是行文过程中也进行了泛化描写,让人很疑心他是否到过岳阳楼。开头写滕子京治理下的州郡“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没有细节,也没有什么值得深究的地方。“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似乎写的是事实,但还是没有细节,增添了什么样的“旧制”,刻了什么样的诗赋?一点都没有交代,只是进行泛化描写,似乎力度不足。如果说是开头,不足以进行展开描写和论述,那么行文过程中的泛化描写就让人怀疑了。岳阳楼“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连同后面的“北通巫峡,南极潇湘。”都是大气魄、大手笔的描写,没到过岳阳楼的作者照样能写成。然后笔锋一转,写迁客骚人,写阴晴变化,迁客骚人的一悲一喜,大量运用骈句,运用四字短语,仍然让人不放心,只能体会自然的变化和人心情变化的烛照关系,但这种关系也太为直接了,没有委婉地表达,哪怕润色一下也行呀,但是范仲淹没有那么做,而是大刀阔斧,铺排过去,而关于“阴雨霏霏”和“春和景明”的描写也全凭想象,不见得真见过了。至于迁客骚人一悲一喜的心情,则从自己的心态得来,也不难琢磨。但是,最后一段,用一套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作指导,说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只是无奈的表现,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更是强颜欢笑似的故作姿态,仅仅抒发不能实现的理想,却被后人借用和崇拜。于是,没到过岳阳楼的范仲淹只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了,也就这两句被后代政治家推崇,流传千年,其实并不是没有毛病,也不是没有缺点的。虽然文学家写景物不一定要到过真的地方,见到就真的景物,但是,范仲淹没到过岳阳楼,却写出了假大空的文章,以一句颇具政治抱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扬千古,后人评价起来,确实不是很公平。可以肯定,在写《岳阳楼记》的时候,范仲淹确实投机取巧了,也给后代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160.html
上一篇文章: 岳阳楼记范仲淹花样作死,让皇帝脑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