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期真实人物故事
口述:赵医生
我是一名80后的医务工作者,生活在云南一个地州市。
武汉疫情爆发后,云南有很多医务工作者前去支援。
今年,云南也有一批支援上海抗疫的医护人员。
一般情况下,外出支援的人,每个省都会医院派遣。
所以,之前外出支援的云南医务工作者,医院的医务工作者。
今年,云南的瑞丽市疫情严重。
云南省内各地州市的人,不仅限于医护人员,还有警察,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很多都去支援瑞丽。
3月25号,我们接到通知,第二天就直接出发。
瑞丽是边境城市,旅游业很发达,还有很多卖古玩玉器的店。
没有疫情的时候,瑞丽街上人声鼎沸,但疫情来了,街上基本看不到人。
我们到的时候,开始有多个病人,经过大家的努力,每天都有治愈出院的病人。
一个多月后,只剩下10多个病人。
作为一名抗疫医护人员,我最大的感受是国家太好了。
瑞丽与缅甸三面接壤,疫情爆发后,很多缅甸人为了活命,都逃到瑞丽。
我从监控里看到,有人打地洞,有人剪断铁丝网,有人直接翻过铁丝网逃过来。
(医院)
那些偷逃人员,如果核酸检测呈阳性,就会被送到我们这里治疗。
现在确诊的新冠患者,是我们自己人,国家报销90%的医疗费。
自己承担一小部分,三餐自费。
而那些偷逃过来的人,很多连吃饭的钱都交不起,基本是给他们免费治疗。
医院,是耗医院。
我们一个医护人员,算上防护设备和食宿,每人一天近千元的开销。
我们多个医护人员,一天的花销就是几十万。
从疫情爆发到现在,快3年的时间,为了抗疫,国家投入巨额资金。
国家付出巨大的代价在抗疫,另一边,有人却在发国难财。
我们抗疫人员的皮肤被捂得溃烂时,他们舒舒服服地日挣几十万,还希望疫情别结束。
我很想说,这样的人,让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连续几个月,医院待十多个小时试试。
医院,都是活动板房盖的,有空调,但穿着防护服也非常热。
现在正值夏季,瑞丽气温在30°左右。
我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十多分钟后,就浑身大汗,像蒸桑拿一样。
(工作中)
疫情来袭,很多人顾不上小家,默默奉献。
我们就是为了疫情早点结束,大家早点过上正常的生活,真不知道那些人脑子里在想什么。
当然,啥时候都有几个宵小之徒,但大多数人都很好,医院看到的美好瞬间更多。
医院没有重病人,每天都有治愈出院的病人,医护人员也多。
医院非常人性化,只要身体不舒服,医院可以安排负责外面的工作,不用一直在舱里。
我们每天下班后,自己打饭回酒店吃。
大家都是单独住,用李白的诗来形容我们独居的生活,就是:“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我们对家人和孩子有无尽的牵挂,但只能通过视频看看,家里有事,只能干着急。
我有两个孩子,大的上幼儿园,小的才2岁。
妻子经常加班,出差,顾不上回家。
母亲过来帮我们带孩子,前几天打电话回去,母亲说儿子生病,没送幼儿园。
瑞丽解封后,我隔离到9号就能回家。
我希望这座美丽的城市赶紧恢复元气,像以前一样活力满满。
因为疫情,很多人都被隔离。
也有一些人说,没必要一刀切,可以灵活一点。
作为一个抗疫医护人员,想说两句实在话。
新冠肺炎传染性非常强,对付它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把病人隔离,还得实行封闭管理。
否则,一旦有大规模的传染,那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
有很多新冠肺炎患者,是儿童和老人。
疫情没爆发之前,医院的儿科大多是人满为患,带孩子看过病的人,应该深有体会。
老年人有很多基础病,比如三高,心脏病,以及各种其他问题。
他们本来抵抗力就低,如果管控不严,造成大量人群被感染,我们的医疗资源是没法承受。
那对老人和小孩来说,就是九死一生。
好在如今上海疫情也得到了控制,全国的风险地区每天都在减少,离解封的日子不远了。
我从医十年,有幸参加抗疫,学到很多东西。
我作为一个小城市的医务人员,医院后,一对比,发现我自己还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
在我们小地方,医院只有一两个副高职称的医师,在省会城市却有很多厉害的专家。
(工作中)
医院,负医院的教授们。
医院如何建立,要有哪些配套设施,需要设立哪些岗位,应该怎么管理,大拿们都了然于胸。
我们去之后,教授们会给我们培训,还得接受考试,考过关的才能进到舱里。
不管哪个行业,成长最快的时刻,是经历风浪。
见过比我厉害的人怎么处理问题,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就会从中学到很多。
我现在能遇到更牛的人,很感谢我的妻子。
毕业后,我考到我医院。
那时候,没啥病人,工作也轻松。
年时,拿着五千多的工资,对我这种农村娃来说,算是不错的选择。
但那地方不好呆。
就像范仲淹《岳阳楼记》里说的,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见不到太阳,看着灰蒙蒙的天,日子虽然清闲,我却过得抓心捞肝。
我不甘心一辈子困在小县城里。
我跟妻子是大学校友,她毕业后在昆明私企上班,后来考到我们市。
(我外出游玩)
当时,我们还没结婚。
我的工作在县城里,云南山路十八弯,回去一趟也麻烦。
我们见不到面,经常吵架。
她让我考回去,毕竟她算远嫁,如果我们仍然异地恋,对两人的感情影响很大。
我父母非常反对。
对一辈子靠天吃饭的人来说,我挑三拣四的现状,是他们不可企及的梦想。
但妻子很支持我,结婚没多久,我直接裸辞。
那会我们刚买房,但房子还没交,就在城里租房子住。
父亲气得不跟我说话,母亲心里还是怪我,但她终归还是心疼我。
我儿子出生后,妻子在月子里,母亲过来帮我们带孩子。
家里农活很多,他们那一代的人,也不喜欢跟小辈住,觉得自己每天种地过得逍遥自在。
儿子满月,母亲回家务农,我一边准备考试,一边带娃。
半年的时间,过得真的很辛苦。
我要还房贷,孩子又是碎钞机,我工作还没着落,压力非常大。
第一年,我考进我们医院,招2人,我差一分,考第三名。
得知结果的那一刻,真是郁闷得不行,心情糟糕到极点。
但妻子一直支持我。
有时候她心情烦躁,我没考上,一直待业,也没有对我说过重话。
都说好的女人,是一个家的风水,我非常赞同这个说法。
医院,医院很缺人,把我招进去当临时工。
早上7点多去上班,晚上回家哄好孩子,做完家务,已经11点。
累得想倒头就睡,眼皮如同被胶水粘住,还是拿出书继续复习,每天看到凌晨一两点。
幸好儿子是来报恩的,很乖,晚上不闹腾,我才能心无旁骛地准备考试。
就这样,白天工作,下班回家照顾孩子,夜深人静准备考试。
一年后,我考到非常高的分数,单位和岗位都能随便挑。
但因我报考失误,医院上班。
不过,好歹是稳定下来,我也没得挑,老本都吃完了,只能去上班。
医院后,我的工作更加忙碌,偶尔还得给病人补贴医药费。
是的,作为医护人员,我仍然免不了被扣工资和奖金,然后把钱用来给病人补贴医药费的遭遇。
我们科室经常会接到遭遇车祸的病人。
因很多原因,有的穷苦人没人垫付医药费,也没有亲戚来帮忙。
这种情况,抢救的花销,谁接手的病人,谁管的病人,谁出钱。
(在瑞丽抗疫)
我基本是每个月都在贴钱,只是多少的问题。
医院,都会被催着交医药费的原因。
医院都是自负盈亏,没人买单的医疗账单,都会落到医护人员头上。
我们是救死扶伤的天使,也是每天为几两碎银子累弯腰的凡人,房贷车贷要还,孩子要养。
银行不会因为我们救人被扣工资,给我们减免月供,也不会有人为我们的善意买单。
很多时候,医院看病,我们不近人情,不通情理,或者态度不好。
不是我们不想做好,而是无能为力。
病人太多,但医护人员就那么多,医院设备也满足不了病人的需求。
或者,有些病人自以为是,用自己的固有认知来挑战我们的专业能力。
他们反而觉得我们不尽心,说得不对,我们有口难言。
(去大理玩,中间是我)
绝大多数从医者,真的是医者仁心。
我见过一个小孩,算是孤儿,没人管,浑身脏兮兮的。
他双手被截肢,看着特别可怜。
护士长给他买衣服,还给他洗漱,我和同事们都给他捐款。
还有个老人,在我们小县城,儿子三十多岁,讨不到媳妇,也不怎么会说话。
家里条件很差,老人双腿冻伤,腿上动脉和静脉闭塞,如果不截肢,任其发展,会造成全身感染。
我们给老人捐钱治病,结果钱被她儿子拿去喝酒,遇到这种情况真的是很无奈,又心酸。
但作为医生,我们看着病人康复出院,心里就很高兴。
而看着那些健康的身体,却不珍惜生命的人,我真的觉得愤怒。
有个大男人,失恋就去跳楼,最后受伤住院,我们心里就想发火。
更无奈的是,医院工作这么久,见过很多因感情不顺走极端的人。
如若最后丢掉自己健康的身体,弄得半身不遂,那真是哭死都没用。
生命很宝贵,有的事一旦发生,就不可挽回。
遇到再大的坎,只要人还在,就还有翻盘的可能,千万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健康。
我见过太多的可怜人,遇到很多让人心痛的事。
我对自己的孩子要求不高,希望他们此生健康,平安,快乐就好。
我是一个凡人,高中时,跟班上学霸相比,觉得自己脑子实在不灵光。
学霸们边玩边学两不误,最后考名校,拿到更好的入场券。
我属于很努力,但成绩只是维持在一个平均线上,当时英语不好,最后总分只上二本线。
报省内的一所学校,专业不好被调剂,糊里糊涂学医,大学过得平淡无奇。
最苦的日子,是裸辞的一年半,没工作,父亲都不理我。
我基本没回老家,就在出租屋里,边带娃边准备考试。
好在如今有一份能养家糊口的工作,日子过得还可以。
这辈子想多挣钱,再买套房,给孩子铺更远的路。
(带着妻儿去大理玩)
我本科毕业,医院的医生。
等我孩子长大成人后,估计研究生都算低学历了。
我妻子考到我们市工作后的第二年,她们单位招考条件就变了,只招研究生。
竞争越来越激烈,对父母来说,养娃就是极大的考验。
我除了希望他们学习好,考个好学校,还得给他们培养点业余爱好。
以免以后出去,他们这不会那不会。
平时,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城里,能让孩子享受到城市的教育资源,变得更优秀。
闲暇时间,我也会带着孩子回老家,教他们分辨韭菜和麦子,带他们体验我小时候拿鱼摸虾的快乐。
等他们成人后,我竭力做一个不阻拦他们追梦的老父亲。
希望他们此生都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他们的梦想都能落地,才华撑得起野心。
我对孩子的期许,如同刘瑜在书里《愿你慢慢长大》说的那样:
“愿你有好运,如果没有,愿你在慈悲中学会坚强;
愿有很多人爱你,如果没有,希望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养儿方知父母恩,以前不理解为何我裸辞后父亲那么生气。
等我为人父母才知道,孩子过得不好,父母心里就难过。
像我这种出生的人,人生经不起折腾。
在没有后路,前路不明的情况下,我裸辞无异于拿前途去赌。
一步不慎,我就再也无法回到从前,回去种地也不现实,父亲生气,是在担心我。
(支援瑞丽抗疫)
他小学二年级毕业,母亲不识字,供我们姐弟三人上学,已经很了不起。
他们能力有限,帮不了我什么,希望我不要走弯路,人生稳妥一点。
我很幸运,人生之路虽有波折,最后都挺过来了。
每个人都会经历艰难时刻,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我是个普通人,走过泥泞的道路。
我相信,也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经历过漫长黑夜,最终迎来曙光。
瑞丽几个月前,疫情肆虐,过得很难。
如今,市里所有新冠患者都已出院,已经清零。
我是最后一批支援瑞丽的医务工作者,马上就能回家。
疫情爆发三年来,我们有那么多从天而降的英雄,挺身而出的凡人,勇敢的逆行者,以及默默奉献、积极配合的人。
这么多人都在努力,疫情,迟早会结束。
这是记录的第个真实人物故事。
我觉得,真实自有千钧之力,拥有感动和温暖人心的力量。
把你的痛苦讲述出来,你就会减少一份痛苦;
把你的快乐分享出来,你就会得到两份快乐。
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让更多人看到,请发私信给我
小鹿访谈录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