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发展 >> 正文 >> 正文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的最后时光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3/4/29

唐代宗永泰元年(年),严武去世了,蜀地大乱,失去朋友的杜甫在成都再也呆不下去了。

这年五月底,杜甫一家人告别了成都草堂,乘船东下经过嘉州(今四川乐山)等地,在忠州(今重庆忠县)的一座寺庙里住了两个月,然后在九月间到达云安(今重庆云阳)。

旅途的疲惫劳顿,生计的艰难,使得杜甫旧病复发,只好留在云安养病。

只有54岁杜甫贫病交加,已是满头白发,显出了垂垂老态。旅居舟中,缠绵病榻,杜甫看着月光下浩荡的大江,想到自己一生漂泊的命运,万千感慨,化为了一首《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第二年春天,杜甫的病情有所好转,就带着家人迁往夔州,暂住在夔州城内的西阁。

杜甫在夔州都督的资助下,租到了一些公田耕种,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勉强在夔州安顿了下来。

夔州地处三峡之中,城东就是著名的白帝城,风光壮美。在此居住期间,杜甫登高临远,创作了许多杰出的诗篇,把羁旅他乡、暮年漂泊、国难家愁等等悲慨全部寓于其中。比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阁夜》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这首《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深感时日无多的杜甫一直渴望能够回到家乡和弟弟妹妹团聚,但始终未能成行。好在居住夔州期间,弟弟杜观曾来探望过他,虽然没能相聚很久,但也让杜甫感到了许多安慰。

大历三年(年)正月,在夔州住了三年后,因为始终无法适应当地潮湿的气候,杜甫带着家人再次离开。

他们从白帝城乘船,出了三峡,先到了荆州(今湖北荆州),秋天又到了公安(今湖北公安),在年末时抵达了岳州(今湖南岳阳)。这一路舟行,在大江之上漂泊不定,杜甫身体多病,只能靠着儿女们捕鱼卖钱勉强度日。

在岳州,杜甫登上岳阳楼,把心中的感伤化为了那首《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是何等的凄凉!

第二年春天,杜甫先后漂泊潭州(今湖南长沙)、衡州(今湖南衡阳),夏天再次回到潭州。

在潭州,杜甫靠着在鱼市摆摊卖药维持生活。

大历五年(年)春天,他遇见了同样流落潭州的乐师李龟年,他乡遇故人,杜甫想到了昔年的繁华,感慨之下,写下了那首《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摆摊卖药根本无法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杜甫听说舅父崔玮在郴州做官,就想去投靠舅父。

沿着郴水进入耒阳(今湖南耒阳),没想到江水大涨,他们的小船无法前行,一家人被困在方田驿。

被困五天之后,粮食吃完了,正在绝望之中,幸亏耒阳县令听到了信息,馈赠了许多酒肉,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杜甫写诗答谢了耒阳县令后,见江水不退,只得北上回到了衡州。江水退去后,县令派人来接杜甫,却找不到人,就以为杜甫一家已经死在了水中。他在耒阳城北给杜甫修了一座空墓,以作纪念。于是就有传说,杜甫因为十多天没吃东西,当耒阳县令带着牛肉白酒来迎接他时,猛吃猛喝因而暴毙。

这个传说虽然不准确,但杜甫的生命确实走到了尽头。回到衡阳后,杜甫病情加重,一直没有好转,到了这年秋末,悄然病逝于湘江舟中,享年59岁。

最终,诗人没能回到魂牵梦萦的家乡。直到43年之后的元和八年(年),杜甫的灵柩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迁回了家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