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发展 >> 正文 >> 正文

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范文正公为何能担得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4/9/30
北京中科医院假 http://www.xuexily.com/npxxc/npxyl/823.html
少年初读《岳阳楼记》,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蕴含的忧国忧民思想所打动,却不曾真正去了解范文正公。而今再读《岳阳楼记》,不禁对有着如此忧国忧民思想的范文正公感到好奇,欲一探究竟。一、断齑画粥三年载,范仲淹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持之以恒的学习。范仲淹,即上文中所提及的范文正公。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世人奉为圭臬,范仲淹能写出如此佳句并不是灵感乍现。这来源于他长期的文学积累与创作。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母亲一人无法顺利抚养他长大,只能改嫁以求生存。所以,范仲淹在两岁之后就跟着母亲过“寄人篱下”的日子。所幸,贫苦的生活并没有磨灭范仲淹远大的志向。虽然他生活穷苦,但他却深深明白自己不应该一辈子困在此地,要凭借自己的力量走出这个小地方。因此,他愈发好学,要用知识改变命运。范仲淹小时候十分穷困,常常不能饱食。他总是在早晨的时候自己熬一碗粥,然后等它放凉之后将其划分成四块。早晚之时各取两块,中午不再进食。进食的时候,极少量的腌菜是唯一搭配之物。这样穷困潦倒的日子对于范仲淹而言是正常的,他也从未对此有过抱怨。只是废寝忘食的读书,从书本中汲取力量。白粥配腌菜的日子,范仲淹整整过了三年。从中不难看出范仲淹的坚强意志。二、出身穷苦却不畏穷苦,进入官场的范仲淹敢于直言进谏,不怕贬谪。范仲淹作为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不仅没有被穷苦而打倒,而且敢于直面穷苦甚至选择穷苦。范仲淹在正式进入学堂后,有人知晓了他的家境,想要请他大吃一顿,但却被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吃白粥腌菜已然养成了习惯。如果这个习惯被打破,吃了其他精美的食物,那来日再面对着白粥腌菜,他或许就难以下咽了。范仲淹拒绝了别人的美食,也就拒绝了诱惑,守住了自身。范仲淹虽为穷苦人家出身,但却丝毫不畏惧穷苦。他不会为了升官发财而罔顾自己内心的道义。在学有所成进入官场之后,他敢于直言进谏,从不会为了给自身谋私利而口是心非。他在官场上的一举一动都不曾违背过自己的原则。仁宗二十岁之时,仍未掌握实权,所有的权力仍在太后手中。范仲淹了解到此事之后,深觉不妥。于是他直言进谏,禀明权力应该由皇帝掌握,而非太后。此举无疑惹恼了太后。太后虽然明面上对范仲淹的进谏不置一词,但暗地里却在找机会打压范仲淹。天圣七年,范仲淹遭贬。但这并不代表着范仲淹会被人遗忘。范仲淹因维护宋仁宗直言进谏,宋仁宗也将范仲淹此举记在了心间。太后逝世后,宋仁宗就将范仲淹调回朝廷继续当职。虽然仁宗较为赏识范仲淹,但范仲淹的官路却称不上平坦。范仲淹回归朝廷后,仍然免不了被贬的命运。范仲淹一生之中三次遭贬,两次都与吕夷简有关。吕夷简是当朝宰相,权力滔天,却并非是良善之人。这样的人,为了握紧自己手中的权力,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三、三起三落浮浮沉,范仲淹的官路并不平坦,但他却无愧于心,无愧于民。由于看不惯吕夷简执意废后的行为,范仲淹曾当面对此事表示反对。废后不只是废除一个皇后这么简单,它关系着朝廷内部的权力分配,是一场无声无息的暗斗。显然,吕夷简想废后并从此中得权,被范仲淹阻挠了。吕夷简自然会对范仲淹不满。于是他想尽办法在仁宗面前污蔑范仲淹,不断地在宋仁宗面前说范仲淹的坏话。仁宗此人极容易犹豫不决,渐渐就听信了吕夷简所言。将范仲淹再次贬到了偏远地区。范仲淹虽然又遭贬谪,但并没有灰心丧气。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为朝廷做出莫大贡献,带领军队修复和西夏的关系。桩桩件件无不体现出他对于国家的热爱,对于人民的关怀。也正是由于范仲淹在边关做出的巨大贡献,他才得以重新回到朝廷,获得仁宗赏识。获得仁宗支持的范仲淹在仁宗的同意下开始进行改革,意图使朝廷上下政清人和。改革无疑会侵犯到守旧派的利益,范仲淹也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守旧派的报复。夏竦因无战功遭贬后,就对范仲淹怀恨在心。夏竦设计了一系列计谋成功的使范仲淹再次遭贬。此时的范仲淹年纪已大,无力回天,在到达徐州之时就逝世了。范仲淹的一生,无愧于国,也无愧于民。对国家有贡献,对文学亦有贡献。后人将其称之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他也是当之无愧的。参考文献:《宋史》《续资治通鉴》《范文正公年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3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