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图片 >> 正文 >> 正文

王春之丨字之妙处,在用笔结构之巧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2/9/24

#国风书法#

书法是一门唯中华文明所独擅的奇特艺术,它跻身于实用书写之中,却升腾为超功利、超时空的审美性存在,同时又将文化传统、时代风尚、地域特色和主体人格不露痕迹地糅合在一起。

书法本体论中,有字法、笔法、章法和墨法。而这四法给书法和字做了区分。一幅书法作品,不论是一个字还是长篇,需有四法,如无其法那么这幅作品就是“字‘而非书法。我们在观书法家王春之先生作品时就能深深地感受到字法、笔法、章法和墨法给予的艺术美。王春之老师作品中,一个字在起、行、收中尽显书法之美,就因全在法度中。

王春之形象照

人物简介

王春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翰墨艺术培训中心教学部主任、书法高研班导师。九三学社社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注册高级教师,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书法高研班导师,春之书社社长、书法高研班导师,人民书画院书法院副院长,老子学院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胡抗美、曾翔导师工作室成员,定慧书园成员,《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特聘书法家。

作品多次在国家及地方报刊发表,并被国家相关单位及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际友人收藏,央视书画频道及省、市、区三级电视台对个人事迹进行专题采访。

此次我们请王春之先生为我们创作了2幅作品,分别为《七律·长征》、《春和景明》。

七律·长征

他在创作的时候强调:“写草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各种矛盾关系,浓淡干湿枯”。

01

背景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经受了无数次考验,曙光在前,胜利在望,心潮澎湃,他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02

内容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03

含义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04

书法技巧

王春之先生为什么要用行草书字体书写呢?

他感觉行草书更能抒发一个作者的情怀,更能贴近这首诗的跌宕起伏的感觉,如此艰难的过程,作者只是写了“只等闲”三个字。

“五岭逶迤腾细浪”中“五岭”“逶迤”,体现出磅礴大气的峻峭山峰,只为“腾细浪”。先生将“腾”字写得稍大,“细浪”则写的浑厚朴拙。“乌蒙磅礴走泥丸”,他用遮拆补线来表现。众所周知,在怀素的《草书自叙帖》里,就有好多遮拆补的线,先生就用怀素的这种写法尽现毛泽东同志的伟大情怀。

“金沙水拍云崖暖”,先生将“金沙水”字组和“云崖”两字创造了一个很大的矛盾关系。“大渡桥横铁索寒”,“大渡桥”使用很细微的笔触,横在“悬崖”之间,将“铁索”用重笔重墨提一下,和沧桑险峻的“云崖”呼应,“寒”字用线体现,对应前后,五点将破。

“更喜岷山千里雪”,“更”字里面的结构,一笔不少的写成一个点的组合,与之前五点形成了六个点组合,虚实结合,既给我们一个跌宕起伏的感觉,又让我们意识到红军的不易。“三军过后尽开颜”,“军”用长笔画写出纸面,给人感觉无穷的扩大,红军经过雪山草地非常艰苦,但是在最后会“尽开颜”。

春和景明

“春和景明”出自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含义: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他说扇面在创作的时候有几种形式,这幅作品是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在创作这幅扇面作品的时候,需四个字均匀的排列,而在排列的时候又有几种方式,我们既可以将四字往上排,又可以将四字排在中间。而王先生将字排在了中间,从布局上看,较为和谐。在盖章的时候,先盖名章,位于左侧,盖的时候将它垂直往下压,压实后从一边起,然后再盖引首章。

作品欣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6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