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优势 >> 正文 >> 正文

老农闲话菜根谭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5/1/15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老农闲话今日农历二月初一,晴朗之极,老农照例干些农活,活动活动筋骨,中午之后品茶读书,放松放松精神,开阔一下眼界,蛰居在家也能寻些乐趣。这也正合了这样一句菜根谭:“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老农不是学者,仅仅是农夫,闲暇之时略读闲书,识得上几句话而已,对于上面这句颇为赞同。古人相信“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也遵循这一节律安排社会活动。例如古代死刑的执行就须安排在秋季,而不能在春季,因为秋季乃是肃杀的季节,秋后问斩乃是惯例,不仅仅是戏台上的唱腔。因为到了秋天,庄稼可收割,杀罚也要遵守这一时令。古人用了这一类比来观察人的思想言行,就得出一个结论:人若是只有片肃杀之气,就是反常。如同自然界不能没有四季轮换互相协调,补偿彼此的得失,同样的道理,人也不可偏于一执,一条道走到黑往往会很无趣,至少活在他周围的人觉得如此。古代中国的人生修养目标,是成为君子。君子必须要遵照天理行事做人。而天理中心的一条,就是“上天有好生之德”。这就是四季首推春天,写春天的词章铺天盖地。看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写春天,何等的喜乐:“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难怪他“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了。铺天盖地的咏春句子,不多举了。而中国文人作品对于肃杀当令季节的主题,无疑是“悲秋”。悲秋,是可以写出好诗文来,然而,它只是好在能够抒发和宣泄那难以排遣的凄愁。个别的爽净诗文毕竟是主题外的例子。作为人本身而言,潇洒的趣味,当然少不得。不过,关键却不在于少不少得,而在于难得。尤为关键的,是难得而必须得。因此,历代志存高洁之士,才有他们那虽然匆匆而来俯仰而过,却又洒脱而去的轨迹!现代歌词里也经常有潇洒走一回的感慨,这份畅快是连着古意的,算不算古今相通,应该也算的。老农在地里干活,锄草,这些活与一千年前的宋朝农夫应该是没有区别的,也会劳作之余品茶读文,内在的这股子潇洒劲是一样的。(注:文中图片均来自于老农院落或田野中的实景拍摄,严禁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