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难把范仲淹归于词人一类,百度百科上说他是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就没说他是个词人。很多人一说范仲淹,有反应的就是写《岳阳楼记》或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在个人来看,首先范仲淹对词的发展贡献极大,其次他还是个教育家。
经历唐朝科举取士和五代之乱,两晋时期的世族已经差不多被摧毁的干干净净。李煜作为陇西李氏的代表,以陇西公身份被杀,似乎也表示世族的末路,很多人也将李煜之死定为世家末路。在这之后很难有大的家族崛起,宋朝词人的出身大多都属于中产阶级家庭。
范仲淹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因为谏阻武则天当皇帝被杀。他高祖在唐懿宗时被任命为丽水县丞。唐懿宗是唐宣宗的儿子。宣宗苦苦拯救的大唐在懿宗手上再次病入膏肓。中原大乱,范仲淹家流亡到苏州定居。
唐灭后,苏州属于钱氏的吴越国,就是那个跟着宋朝灭了南唐的吴越。钱世在宋朝统一中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又主动归顺,宋朝排的百家姓里第一是皇家赵姓,第二个就是钱姓。
范仲淹曾祖、祖父、父亲都在吴越国当官。吴越国举国归降宋朝后,他父亲范墉做了宋朝的武宁军节度掌书记,类似于徐州军区司令的秘书。范仲淹就出生在这段时间。
范仲淹的胎教大概也奠定了他日后掌军的霸气。年,在范仲淹两岁的时候,范墉因病去世。范仲淹母亲无力抚养幼子,改嫁到朱家。
继父应该很疼爱这个拖油瓶,因为在23岁前,已经改名叫朱希文的小孩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姓范的,而且常常以在朱家为荣。年,范仲淹得知身世,毅然辞别母亲,走上自己的漫漫人生路。
范仲淹到的第一站是当时的应天府书院,位于现在的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是北宋四大书院之一,撑起了北宋文学的半边天。除了范仲淹,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都毕业于此。
范仲淹投师于宋初文学巨擘戚同文门下。
戚同文出身儒学世家,遭遇五代十国的战乱,自幼就是个孤儿,但天资聪颖加上贵人相助,一身才华满腔热血致力于教育事业。戚同文希望天下一统,所以给自己改名为同文。“位卑不敢忘忧国”,中国文人大体如此。
戚同文很喜欢范仲淹,范仲淹也是从戚同文处学到了家国情怀。
范仲淹读书的时候,真宗御驾书院,同学们争相观看,范仲淹独坐看书。别人劝他:“一睹龙颜,百年难逢,你怎么不去?”范仲淹回答:“以后有的是机会。”但是范仲淹走入朝堂的时候,皇帝已经成了宋仁宗。
四年后,范仲淹进京赴考,以朱说之名,成为进士,到现在的扬州做了分管监狱的九品官。有了自己的经济来源,范仲淹接来自己的母亲奉养。两年后,范仲淹升任推官,相当于现在法院院长。于是认祖归忠,正式改名范仲淹。四年后,范仲淹调到江苏泰州主管盐务,主持修建海堤。范仲淹顶着各种压力,亲下工地,用俸禄贴补经费,终于修成,造福当地百姓。这条海堤后来称为范公堤,直至今日,部分堤坝成为通榆公路的一部分,继续造福后世。
在海堤完成前,范母去世。范仲淹辞官守丧,居于应天府。年,晏殊在应天府做知府,听说范仲淹才名,邀请范仲淹到应天府书院当校长。包拯在这一年考中的进士。
在这期间,范仲淹对于朝廷大事总能针砭时弊,对于道德操守更是严格要求,书院学风为之一新。这些人走上官场,连吏治也因此清明不少。范仲淹声誉日隆。
次年,范仲淹上万言书,力陈朝政之弊,提出“整吏治,裁冗官,抚将帅”等改革措施。晏殊向宋仁宗陈述范仲淹往期政绩。宋仁宗启用范仲淹为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的整理和校勘。次年宋仁宗年满十九岁,仍是太后垂帘听政。范仲淹上书让太后还政,但石沉大海,范仲淹一腔热血啥也没换到,只有晏殊找了范仲淹谈话,要他不可轻率。奏疏估计被晏殊或者仁宗卡住了,范仲淹没有办法,也不想继续当图书管理员了,自请外放。既然处庙堂之高不能解君忧,不如居江湖之远抚民忧。
仁宗对范仲淹挺好,给他安排的是通判,虽然品级不高,但奏疏可以直达天听,任何人不得阻拦。范仲淹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常常上折子,但都没有回复。有人因此攻击范仲淹“非中非直,好奇邀名。”
年,太后驾崩,仁宗亲政。范仲淹调回朝中,任左司谏。“掌讽谕规谏,凡朝廷阙失,大事廷诤,小事论奏。”就是说,范仲淹主要负责进谏的事,无论什么事,他总要说道说道,就好比唐太宗时的魏征。
宋仁宗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就是狸猫换太子里那个李妃的儿子。真实的历史是,真宗宠爱刘妃,所以把李妃的儿子过继了过去。据传他是赤脚大仙下凡,降生后昼夜啼哭,惹得玉皇大帝心烦无比,派了一群神仙下凡帮助他。基本所有北宋时期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重臣良将都在仁宗一朝发迹。晏殊是仁宗的伴读,范仲淹、韩琦、柳永都是在仁宗朝得到重用,包拯、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辙、曾巩都是仁宗时期进士及第。仁宗朝撑起了整个北宋文学。
仁宗和唐太宗很像,都比较能听进去别人说话。据说包拯进谏的时候,唾沫星子溅的仁宗一脸,仁宗仍然虚心受教。范仲淹作为当朝魏征,自然也备受重用。仁宗刚亲政的时候,朝臣觉得皇帝这些年肯定受到太后的压迫,要议论太后垂帘听政的失误,甚至传言其生母李宸妃也是被太后害死的。范仲淹谏言,死都死了,而且毕竟也是养母,一样把你捧在手心里养大,建议掩盖其不足,成全其美德。仁宗采纳了这个建议,只论功不论过。大概也是受范仲淹谏言所致,仁宗要立自己另一个养母为太后,同样是范仲淹阻止,大致意思用现在话说就是:你这样再立太后,天下人会觉得皇上您是妈宝男,不足以亲政。宋仁宗当即就改了。
这一年夏,天下大旱,江淮遭遇蝗灾。朝臣进言,仁宗不以为意。没粮食吃,可以吃蝗虫啊。这种“何不食肉糜”的想法被范仲淹看透,质问仁宗:“你一天不吃饭试试?”
仁宗派了范仲淹赈灾。范仲淹开仓放粮,救济灾民。最后带了灾民吃的野菜回朝,分给仁宗和朝臣吃,压制骄奢之风。
冬天的时候,仁宗夫妻俩因妃子吵架,皇后要打妃子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丈夫。仁宗大怒,决定废后,经范仲淹劝住,不过后来心性难平,仍要废后,范仲淹要劝,反而被贬。仁宗摘掉妈宝男的帽子,也去掉了妻管严的围巾。终于可以大展拳脚,而范仲淹却被贬到了苏州做知州。所以古代女子地位的确很低,即便是皇后,殴打小三的时候不小心碰到老公也是会被休的。
苏州遭遇水灾,范仲淹兴修水利,因功调回京师,做了开封府府尹。不错,就是包拯干过的。开封府府尹绝对是历史上最出人才的官位,寇准,欧阳修,苏轼,司马光都曾任职,甚至于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在继位前也任开封府府尹。换句话说,能干开封府府尹的绝对是皇帝的自己人。
范仲淹大力整顿官僚机构,甚至于一笔勾走二十几个官员。也因此,范仲淹和托孤老臣宰相吕夷简矛盾激化。吕夷简一方都是年老或者无能的人,凭着数量优势和范仲淹一方年轻有为的闹了个旗鼓相当,深刻验证了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最后两方人马都没讨到好处。范仲淹被贬到江西饶州,不久再贬岭南。次年吕夷简罢相。这场牵扯四年的景佑党争以仁宗彻底主政,朝臣焕然一新结束。作为仁宗先锋的范仲淹却远在岭南。
范仲淹的朋友因此劝范仲淹学学报喜鸟,不要像乌鸦那样报凶讯招骂。范仲淹则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宋朝官场或者说历来官场都是这样,对权力的崇尚如同拜佛,做点好事生怕佛祖不知道,做点坏事生怕佛祖知道,不过位高的没有佛祖的全知全能,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年,党项人李元昊称帝,进攻北宋,西北边军一败再败。年,不堪重负的仁宗重新启用吕夷简为宰相,同时安排范仲淹到西北任职。范仲淹临危受命这事据说是吕夷简强烈推荐的,虽然很多人都评价他举贤不避仇,但个人来看很怀疑他的用心。
北宋与西夏打的甚是憋屈,大部分不再详叙。一句话概括:西夏是狼,范仲淹是虎,奈何队友都是猪。西夏绕着范仲淹,打的西北各地哭爹喊娘。这里只说一下好水川之战。
宋军这边以夏竦为主帅,韩琦和范仲淹为副帅。三人都是文官出身,这也是宋朝将军的特点。夏竦武断果决,敢杀伐,是两朝元老,很多人认为凶神恶煞的一定是有本事的,所以夏竦官运亨通。韩琦就是后来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中的韩太尉。当时西北边军有首歌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歌谣也就是起个宣传作用,没啥实质性内容。军事决策上韩琦主战,范仲淹主和,夏竦不能决,只能向仁宗请旨。仁宗决定打,但采纳范仲淹的建议,春天再战。一场大战,三个人三个想法,再碰到一个和稀泥的,这仗没打就已经输了。
果然第二年春天,韩琦下属将领出战,被李元昊诱到好水川,十几名将领战死,三万精锐折了一万余,被俘者不计其数。
这一战影响深远,首先宋朝再也无力对付西夏,只能由其发展,李元昊没有统一的野心,既然有了主动权,转而议和,把宋朝当成提款机,享受辽国的待遇。
其次范仲淹做《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是第一首豪放派的诗词,也是第一首写边塞的词。欧阳修评价“穷塞主之词”。一说是贬低范仲淹作为边关将帅不该写这么悲凉的词,一说以后再难有超越这首的边塞词了。后世果然没有,尤其当南宋偏安,边塞都去不了,更没有写边塞的了。这首词也让以后的词作者努力跳出娱乐的范畴,重视词的思想境界。尤其是苏轼和辛弃疾,受此词影响甚深。
第三,据说此战驻守后方的滕子京,为稳定军心,以公款犒劳将士,言胜不言败,被人告发,谪守巴陵郡,写信告诉范仲淹自己过得还行,还修了岳阳楼,随信附赠了一幅岳阳楼附近的画。范仲淹因此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最乱的时代造就最成功的文学。有人老说为什么现在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了。因为现在是好的时代。
好水川一战,范仲淹同样被贬,两个月就重新升迁,继续驻守边境。宋朝君臣也难得的统一了声音,守。
范仲淹勘察地形,在要道筑城,彼此联络。当然筑城没有那么简单,西夏也知道自己不善攻城,所以经常骚扰范仲淹的建筑队。幸好有名将狄青,对西夏屡战屡胜,带着队伍将城建在西夏国内。这是最成功的包工头。
次年,西夏军再犯,宋军再败,范仲淹及时领兵增援,西夏军连忙撤走。这一战虽然败了,但西北边境防守之势已成,西夏军占不到便宜反而有被围的风险,主动提出议和。既然没了战事,范仲淹得以回京,不久升副宰相。仁宗的本意是让他做宰相,总理朝政。范仲淹推辞了,以副宰相的职位,实行新政,史称庆历新政,主要就是严格官员考核制度。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因此触动的朝臣,被多方阻挠,加上边事再起,范仲淹巡边,新政夭折。范仲淹积劳成疾,仁宗让范仲淹到邓州做知州,同时给他给事中的官衔,可以直接和皇上书信往来。
邓州是个好地方,范仲淹重拾教书老本行,没事养养花,邀好友聊聊天,同时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因为书教的好,邓州文运大盛。任满的时候,老百姓联名要再留范仲淹三年。
庙堂、江湖,范仲淹兜兜转转,仍然处江湖之远。邓州之后是杭州,范仲淹购良田千亩,收入分文不取而是救济同族。任满后调任青州,因为身体不好加上天寒,申请调往颍川,走到徐州病逝。生于徐州,卒于徐州。墓碑是欧阳修撰文,仁宗题字“褒贤之碑”,加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
对于范仲淹,宋朝文人都给了极高的评价。欧阳修评他“以天下为己任”,王安石称其为“一世之师”,苏轼说他“经天纬地”,后世一再追捧,为至人,孔孟之下第一人。
作为一再抹黑宋朝的元朝统治者,名相脱脱评价:“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足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给了范仲淹郁郁不得志的评价。
仁宗和范仲淹也算得上是明君配名臣,本可以创造个更好的时代,只是仁宗虽然一直把范仲淹当丞相培养,也想改变,但缺少大刀阔斧的魄力,被各种拖累,做不了改革最强的后盾,危险时只能牺牲范仲淹换来和平。范仲淹锐意进取,要做直臣、能臣,却没有平衡左右调理阴阳的魅力,终是辜负了仁宗的期望。就如本来彼此相爱的夫妻,媳妇哄不好婆婆,丈夫维护不了媳妇,结局只能是悲剧。
宋朝错过了改革最好的时代,命运不可避免的拐到了下坡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