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登岳阳楼》杜 甫
1、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乾()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马关山北,凭()涕()流。
2、翻译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洞庭湖把我国东南之地划分为吴、楚两部分,乾坤日夜全映在湖面上。漂泊江湖的亲戚朋友故旧不寄一封信,年老多病只有孤零零的一只船伴随自己。关山以北正在打仗,回去已经没有希望了,倚着栏杆流下了眼泪。
3、填空
4、文化常识
(1)洞庭水:
(2)岳阳楼:
(3)吴楚:
(4)乾坤:
(5)字:
(6)老病:
(7)戎马:
(8)
5、文本阅读
(1)下列对《登岳阳楼》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登岳阳楼》是杜甫中年时期的作品。
B.《登岳阳楼》意境宏大,炼字炼句准确。
C.《登岳阳楼》中,“昔”“今”二字有深刻的含义。
D.《登岳阳楼》颔联形象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
(2)结合诗作,谈谈诗作是如何将“情”与“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
6、情境默写
(1)《登岳阳楼》中“(),()”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2)《登岳阳楼》中“(),()”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
(3)《登岳阳楼》中“(),()”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4)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