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年定川寨之战,宋军大败,泾原路被彻底打穿了,李元昊长驱直入,杀进中原。
当时,滕宗谅是泾州城的知州,战火烧到他的城下时,他手下没有兵,只好征集了几千名农民穿上军装在城墙上站岗。
这跟等死差不了多少,连他在内,泾州城里一片惊慌,全体发抖。
范仲淹不顾一切地只带了人马来援,迎击李元昊。
平心而论,没人敢说他有必胜的把握,如果他再败了的话,宋朝就真的会一败涂地,再没底牌。
幸运的是李元昊只想抢掠,不想决战。看到范仲淹来了,立刻转身撤退。
范仲淹的大军进入城中,滕宗谅就大摆酒宴款待增援的部队,还到寺院里为定川寨之战中阵亡的将士们做法事。
一系列举动完成之后,宋史官方也承认,当地居民的恐慌情绪大大缓解了。但是问题也出现了,做事是要花钱的,滕宗谅没法点石成金的手段,他动用了官银。
御史台的监察御史梁坚查得很仔细,前后一共是16万贯,他当场就要滕宗谅交出使用明细,把所有的账目都交出来。
结果滕宗谅只能列出10万贯的去向,其他的实在没法说清了。梁坚没有给滕宗谅解释的机会,立即就消失了。
滕宗谅当时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种“贪污”一查一个准儿,宋朝边关的守将们都有大笔的超巨额款项去向不明。
如果再查,还能查到他们有超多的灰色收入。他的钱是哪儿来的?自主经商,不向开封上税,这不是挖宋朝的墙脚是什么?
那么钱又哪儿去了?要人上战场卖命,你得给钱!宋朝官方给的那点银子,七折八扣后到士兵手里的,都不够买碗酒喝的,凭什么让人把命交给你?!
所以滕宗谅等边关将领手脚都不干净,他们得用各种手段弄到钱,再把钱给部下们发下去,这样才能调动起只认钱、没有太高觉悟的宋朝禁军的士气。
战场上的宋军,都能挤到主将身边要赏钱!
得到消息,仁宗皇帝大怒!
范仲淹站了出来,他以身家性命担保,滕宗谅从来没有贪污过公款,他们花钱时,边关的每一个士兵都看着,都花在阳光底下,没有揣进自己的腰包。
另一边,御史台中丞大人王拱辰冷笑:“证据确凿,国家的钱不知去向,不是贪是什么?长此以往,国家法律何在?人人效仿,我们御史台还怎么工作?陛下,您要是不依法办事,我从今天起就不上班了!”
于是,年春,滕宗谅先被降职,调到虢州做知府;不久再次被被再次降职,贬到岳州。
范仲淹二,范仲淹遥记岳阳楼
滕宗谅是范仲淹的同年,两人一起考中进士,最初的工作地点也在一起,范仲淹的第一份业绩,修建捍海长堤时两人就在一起合作,可以说是真正的老战友。
上了西北战场,两人也一起为国出力。而问题也就出现在了这里。
当时,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而西北前线,是改革派的基地。其中,和范仲淹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滕宗谅。
于是,有人下手了。庆历改革失败的第一步,可以说就是从滕宗谅被查开始的。
到了岳阳后,滕宗谅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之中。
当时,岳阳非常偏僻。如同范仲淹所说:百废待兴。
岳阳楼滕宗谅重修了岳阳楼后,给范仲淹寄了一份岳阳楼的地形图。
九月十五日,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秋空明静。看着地图,千里之外的范仲淹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三,一品天下说千古名篇
《岳阳楼记》文字的优美就不用说啦,简单的朗诵都是一种享受。文正公不用实地参观,就能写出了千古名篇,这水平也是没谁了!不服不行啊!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岳阳楼记》,与其说是纪念岳阳楼重修,不如说是范仲淹代表战友们发出的呐喊,更为贴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宋朝三百年第一人的无私胸怀,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人!
虽然短暂的改革失败了,但是,战友们的心仍然在一起,为天下大众的衷心也从未改变。
大宋朝推崇的是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范仲淹的呐喊,可以说是大宋朝精英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
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宋仁宗前后的几十年,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文明巅峰吧!
参考书目:《二十四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