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旷达济世情怀之《岳阳楼记》
王有职
(安徽省临泉县幸福路新汇英中学)
摘要:作者写《岳阳楼记》不仅为了规劝老朋友要有旷达胸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是为了抒发自己“济世为民”的情怀。
关键词:《岳阳楼记》;济世情怀;旷达心胸。
文虽叙事,却充满了对朋友勉励之情;文虽写景,却展现了忧乐天下之志。这篇传世名文,历来传唱不绝,得益于这篇文章的思想内涵-----旷达济世情怀。
文章一开头,就叙述了作者写本文的缘由。当时作者被贬到邓州,而岳阳楼在岳州,那么作者没有看到,怎么写出来?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学生一定想要知道,而我们老师往往都是对这都是简单讲一下,而我认为这是破解学生心中疑惑的关键,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思考,当然也是理解本文思想核心的关键。
而我认为文章缘由很重要,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作者到底写作的动力是什么呢?
第一、为己,抒济世为民之情怀。
好文章往往出自内心的感动。情至则文成,没有情感的文章是干涩的,无味的。范仲淹把自己济世为民的志向付之行动,公元年范仲淹请求离京为官,忧国忧民的志向。当他得知朝廷欲兴建太一宫、洪福院时,多次上疏议政“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可以体会到范仲淹内心把民之疾苦视为己疾苦,把国之兴视之为己之兴。这种情感內积于胸,形成于文,就很好理解了。
在范仲淹一生中,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一件事。明道二年年七月天下大旱,蝗灾蔓延,江淮和京东一带灾情尤其严重。范仲淹看到饥民,心中不忍,便上奏朝廷派人视察灾情,可是宋仁宗不予理会,范仲淹就问宋仁宗:“如果宫中停食半日,陛下该当如何?”宋仁宗幡然醒悟立派范仲淹安抚灾民,范仲淹到了当地立马开仓济民。他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之楷模,以“济世为民”为己任,贯彻于为官一生。只要有一个“济世为民”的事件,就为勾起他内心的情怀,就会勾起他内心的灵感,就会勾起他不抒不快的决心。
梅尧臣有一次作《灵鸟赋》力劝范仲淹少说话,少管闲事,自己逍遥就行。而范仲淹回复“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他不光去力行“济世为民”,还要为民高呼。当老朋友让他写文章纪念修建岳阳楼时,那种“济世为民”的情怀,就在胸中翻滚,不发不快。
二、为友,勉励朋友要有旷达的胸襟。
当时被贬的好友縢子京,对自己无端遭贬始终有怨言。縢子京是一个很有性格的人,甚至是一个刚愎自用,心中刚直,却又不会很好调节自己情绪的人。历史记载岳阳楼落成之日,縢子京说“落其成,待痛饮一场,凭栏大恸十数声而已”。从中可以看出他心中不畅,就想通过修岳阳楼来显示自己是一个“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的官员。
縢子京这个人这历史上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
有人讲他是一个贪官,但也有人说的他是清官。
但是我认为縢子京这个人可能性格很有脾气,可能为了自己的部下挪用了公款,但他可能自己没有为自己的利益考虑。据《续资治通鉴宋纪》记载,藤子京动用公款犒劳边关将士,祭奠英烈,抚慰遗孀。但是事隔一年便有郑戬、燕度等人弹劾藤子京“其间数万贯不明”。藤子京是否把剩余公款挪为己用,不得而知。像藤子京这种性格的人定在官场得罪一些人是可能的,但是他是不是勤政爱民,我们还要看做的事来断定。
藤子京到巴陵后还办了己件事:扩建学校、修筑偃虹堤、治水患等,另一位大文豪欧阳修也写了一篇《偃虹堤记》,从“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中,我们可以知道藤子京确实做了一些勤政爱民的事,就连史学家司马光也赞叹“治为天下第一”。当他感觉自己为百姓做了些事,却遭贬谪,因此就想借修岳阳楼抒郁闷之情,就托老朋友写下了这篇美文。
因此就有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这句话放在这里是很讲究的,足见范仲淹对朋友关怀备至。范仲淹深知重修岳阳楼会花费很高,担心有些人会攻击好友,所以在“越明年”之后用“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是对好友政绩的肯定,也是为了堵塞攻击者之口,亦在告诉人们,修岳阳楼是在作出政绩之后。作者在被贬的时候,还为朋友想那么周全,是范仲淹“喜人之有福,恶人之有祸”的体现,是作者隐含地表达自己旷达的胸怀。
范仲淹理解朋友的处境,也不想看到朋友招祸,这也可以体现作者旷达胸怀的。
紧接着作者不写岳阳楼美丽景色,却给我们展现了洞庭湖连接远山、吞吐长江、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朝阳明媚、傍晚昏暗、变化多端的壮阔景色。明写景,其实暗写情,写在岳阳楼上不同人产生的不同感情,很自然引出下文两端,展示出作者对人生沉浮的看法。
写悲因览物之哀情,内隐悲因人事不顺。“阴雨连绵、整月不晴、阴风怒呼、浊浪冲空、日星隐辉、山峦隐形、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倾斜、船桨折断、傍晚昏暗、老虎吼叫、猿猴哀啼。”让老朋友自己深深体会人事不顺,若“以物悲”,只能徒添伤心。
写喜因览物之乐情,内隐喜因人事顺达。“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平浪静、天色湖光、交相辉映、一碧万顷、沙鸥飞翔、鱼儿游泳、花草香郁、青绿葱茏,有时烟雾消散、明月潽照,湖面金光闪烁、月影如碧、渔歌唱和。”这美好的景色让游览者忘记了荣辱,意在告诉朋友“以物喜”,会得意忘形。
一暗一明,一悲一喜,对比鲜明。其实写这两段意在让老朋友意识到人生的悲喜,不能受天气好坏影响自己心情,因为阴晴圆缺是自然界的规律;也不要受人生逆境和顺境的影响,因为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上坡,必有下坡。告诉朋友要拿得起,放得下。自己做到,更想朋友也要做到,不要因为被贬说怨言,这是何等旷达的心胸。
因此就有了下文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自己虽遭贬却不气馁、不怨天,可见胸怀之广,处世之旷达。同时希望老朋友和自己一起追寻古仁人之心,不因被贬而悲伤,认识到浮沉是人生规律罢了。做官不要光看到自己的得失,而更有看到无论在哪都是为国做事,在朝忧民,在野忧君。那么什么时候快乐,忧天下之前先忧,为天下苍生而忧,就会为勤政为民,为百姓造福;乐天下之后乐,以天下快乐幸福为快乐。“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很有内涵,不光自己做到“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一”噫“翻译为“唉”,不是唉声叹气,而是希望朋友读懂自己那种济世的情怀,和自己一道,要不然自己怎么能更好造福更多的人呢?到了这里,作者的济世情怀已经很好的展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300.html